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7-02 06:52:01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成都计算机学校表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包括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毕业生可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科研设计、高校及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消费运营管理、科研、技术支持等工作。
什么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属于工科电气类,为特设专业。(特设专业是近年来根据不同高校的特点或满足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专业。)从职称上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的研究对象离不开“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等相关范畴。
什么是智能电网?2009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给出了一个定义,即强电网、普遍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能源互联网。进入新世纪后,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凸显,新一轮能源创新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这一轮能源创新是以电力为核心,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应用为特征的能源创新。
就智能而言,智能电网中心只是传统电网加上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两者分离后,电力行业可以通过数字信息系统将能源开发、转换、输送、储存、分配等环节与终端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智能控制,完成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供能、互补供能。
智能电网到底有多智能?未来,家庭可以让电“活”起来。比如,当我们坐在家里,静静的摸着手指,就可以通过智能交互终端预定每一个电器的工作时间,从而直观的看到电器的实时用电状态和用电量,及时对家庭用电做出调整。人们还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查看用电量的实时读数,对缴费信息了如指掌。不需要人工上门抄表、购电、插卡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行业发展给专业带来机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包括电气工程、能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毕业生可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术公司、科研设计、高校及相关行业或部门从事设计、开发、消费运营管理、科研、技术支持等工作。
国务院2015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52万亿千瓦时,预计2015年至2022年保持在5.5%以上,2022年至2030年保持在3%以上。输变电设备的发展将以智能化、集成化和绿色化为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电力的依赖和消耗明显增强,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电网建设,希望将本国电网建设成为高效、清洁、安全、可靠、互动的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也给相关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