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7-02 19:48:01
第一,信的意义和目的
函件,适用于非隶属机关之间的协商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这封信被广泛使用和频繁使用。在官方文件中可谓“轻兵器”。具体来说,这封信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同级政府机构或非隶属政府机构之间的官方联系和交流。
2.请求无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相关事项。
3.无隶属关系的机关请示的事项,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批复同意。
4.政府机构与个人的联系,如回复群众来信等。
二、信函的特点
1.广泛使用。信件的使用不受级别和单位大小的限制,收发信件的单位都是以相对平等的地位相互联系的。从国务院到基层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信函。
2.写作风格是多向的。字母可以上下,但大部分都是骈文。
3.使用礼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信函,我们都应该注意礼貌,尊重对方,努力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书信是最注重文言词汇运用的公文。书信是公文中最具文学性的语言。
三。信件的类型
1.谈判信。即非隶属机关之间讨论工作和联系有关事宜的信函。如人员调动、联系、参观学习等。
2.询证函和回函。即非附属机构相互询问并回答具体问题的信函。其实回函可以分为“问询函”和“回函”。有些不清楚的问题,应该通过询问函的方式向有关机关和部门询问。对机关和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并使用回函。大多数回答都涉及问题而不是具体的工作。
3.批准书。即非隶属机关之间审批事项的请示批复函。批准书实际上可以分为“同意书”和“批准函”。审批函用于向非所属部门请示审批事项,审批函用于主管部门向非所属机关单位批复审批事项。
4.通知函。即告知非挂靠机关有关事项的函件。
以上是信件按内容和目的的分类。如果按照文字格式分类,信函可以分为公函和备忘录信函。如果按照写信的方向分类,可以分为去信和回函。
四。信函的结构和写作
(1)标题
信函标题一般由签发机关、事由和语言组成,有时也可以只由事由和语言组成。
(2)文本
1.开始。写作的原因、背景和依据。
一般来说,信函的开头或说明是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说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疑惑和困难。
回信的开头都引用了对方通信的标题和文号,有的回信还简要描述了信的主题,与书面回复基本一致。然后,在一些回复中,主题,即回复意见,通过以下类型的语言来介绍。
2.主题。写出需要协商、询问、答复、联系、请求批准或答复批准和通知的事项。
书信,或者信和回信一般比较简单,可以结合写作原因。如果项目很复杂,就分开写。
3、结语。不同类型的函结语有别。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必对方回复,则结语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若是要求对方复函的,则用"盼复","望函复","请即复函"等语。请批函多以"请批准","请大力协助为盼","望能同意","望准予××是荷"等习惯用语收束。复函的结语常用"特此复函","特此回复","此复"等惯用语。也有的函不写结语。共3页,当前第1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