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咖说
教育知识内容发布,传播正能量
发布时间: 2024-07-26 02:02:21
译:到此时再度任宰相(再次掌权处理政事),天下人莫(没有)不引颈盼望,希望他有所弘扬补益。
全文翻译: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当初,他做太学生时,就志气倜傥。仪凤年间(679),吐蕃不断侵犯边土。魏元忠到洛阳上密封奏章,论说朝廷任命将领、用兵作战方面的优缺点。唐高宗看了很是惊叹,感到他有优异的才能,于是授他为秘书省正字。
文明年间(684),他迁任殿中侍御史。那年,徐敬业占据扬州作乱, 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伐,武则天下诏命魏元忠监理军事。到临淮,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挫败。李 孝逸害怕敌军的力量,按甲不敢进军。
魏元忠说:“朝廷因您是王室懿亲(皇家近亲),所以把这朝廷之外(平定叛乱)的大事委派给您,天下的安危,实在要靠这一次决战。况且国内太平日久,忽闻这次叛乱, 莫不注心倾耳,来等候诛杀叛逆的好消息。
现在大军停而不进,就辜负了世人的期望,万一朝廷派另外的 将领来代替您,您将用何言辞来解脱自己因怯阵而避敌的罪过呢?”李孝逸认为魏元忠的话正确,于是率领部队准备进军讨伐。前军被敌人攻破,李孝逸又害怕,想带兵退却。元忠坚持请求与敌决战,这样才平定了徐敬业。
魏元忠因功升任司刑正。不久他被周兴诬陷下狱,将赴刑场行刑,武则天以魏元忠有功,特免死而发配流放贵州。圣历元年(698),他任侍御史。后来又被来俊臣、侯思止陷害,两次流放于岭表。 后来回到京师,授御史中丞。
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当时的人大多说他无罪。中宗即位,派驿马专程召回魏元忠。当时魏元忠特别受宠于皇上,当朝执政。当初,魏元忠在武则天朝中做宰相时,议者都认为他公正清廉。
到此时再度任宰相(再次掌权处理政事),天下人莫(没有)不引颈盼望,希望他有所弘扬补益。但魏元忠亲近依附权豪,抑弃寒门俊杰,竟然不能赏善罚恶,勉修时政,议者因此批评他。
三年秋, 节愍太子起兵诛武三思,魏元忠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都暗中参与其事。太子已经斩了武三思,又率领军人到宫门外,将请求废除韦后为庶人,在永安门遇上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便胁迫令他顺从。
节愍太子带兵到玄武楼下,李多祚等犹豫不战,魏元忠又持两端,因此起兵未成功,魏升被乱兵所杀。中宗因为魏元忠有平寇之功,最终没有因魏升的事让他受连累,委任如初。
此时,武三思的死党又对证元忠,说他向来与节愍太子同谋叛逆,请求抄斩他三族,中宗未允许。魏元忠惧怕不能自安,上表坚请告老还乡。 行走到涪陵去世,享年七十余岁。谥号为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