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族
发展是必须借助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50:51
在古汉语中,"危险"概念的表达方式极为丰富,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危"字体系
本义为高处恐惧(《说文》"在高而惧也"),甲骨文象形为不稳定物体
引申义:
危急:"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危害:"危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险"字运用
地理险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人生艰险:"士君子之涉世...不可轻为喜怒"(《孟子》注)
比喻式表达
危如累卵:典出《史记》,喻局势极不稳定
虎尾春冰:语出《尚书》,状处境之险
场景化描述
鼎鱼幕燕:釜中游鱼与帐幕燕巢的绝境意象
垂堂之戒:屋檐坠瓦的潜在危机
儒家警示
"知止不殆"(《论语》)强调风险预判
"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体现忧患意识道家观照
《庄子》"临渊履薄"的处世态度,与成语如履薄冰相通
这些表达共同构成古代风险认知体系,既有具象描摹,又有抽象哲思,至今仍影响着中文的危险叙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