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教育大本营
学历教育大本营旨在为社会广大大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提供学习、升学、...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44:57
“鹿鸣呦呦”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象征意义的经典意象,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其内涵:
拟声摹景
“呦呦”是模拟鹿鸣声的叠词(朱熹注“声之和也”),描绘鹿群在原野食苹(蒿类植物)时悠然鸣叫的场景。这种声景组合构建了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成为《诗经》起兴手法的典范。
宾主礼仪
诗句后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揭示核心寓意:以鹿群和鸣比喻宾主相得。古代宴饮中,鹿被视为“嘉宾”化身(《毛传》),象征主人以诚待客、礼乐相迎的和谐氛围。
政治隐喻
作为《小雅》首篇,汉代学者认为此诗暗喻君王礼贤下士(郑玄注),曹操《短歌行》化用此句表达求贤之心,衍生出“鹿鸣宴”等科举文化传统。
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鹿食野草而呼朋的天然习性,被赋予“诚以待人”的伦理内涵(邢玉春解读),体现先秦“天人合一”思想。
永恒审美价值
现代仍用于表达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如屠呦呦名字典出此句),其音韵美与画面感成为中华美学的经典符号。
总结:该意象既是自然生命的诗意呈现,更是礼乐文明的精神载体,贯穿三千年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