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视野
关注教育发展,及时传递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 2025-04-08 05:14:13
“枯”字是左右结构的汉字,由“木”和“古”组成,拼音为kū,总笔画数为9画。以下是详细的书写方法和解析:
木字旁:先写左边的“木”字旁,注意捺要改为点,整体写得瘦长一些。
第一笔:横(从左半部分稍高于中横线起笔)
第二笔:竖(顿笔后垂直向下,回锋收笔)
第三笔:撇(从竖的中间向左下方撇出)
第四笔:点(捺改为点,向右下方轻点)
古字部分:再写右边的“古”字,整体比“木”字旁短一些。
第五笔:横(稍高于中横线,比中竖线突出)
第六笔:竖(几乎垂直向下,略带斜度)
第七笔:横折(横画后折笔向下)
第八笔:横(封口,最后一笔)
结构比例:左窄右宽,“木”字旁占1/3,“古”字占2/3。
笔画变化:“木”字旁的捺改为点,“古”字的竖要略带斜度,避免呆板。
田字格定位:整体居中,左右两部分紧凑但不拥挤。
捺未改点:容易将“木”字旁的捺写成常规的捺画。
比例失调:右边“古”字写得过宽或过窄。
笔画粘连:左右两部分间距过小,导致字形模糊。
“枯”本义指草木失去水分或生机(如“枯萎”),引申为干涸(“枯井”)、憔悴(“枯瘦”)或乏味(“枯燥”)。在古诗中常见,如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正确书写“枯”字。如需进一步练习,可参考动态笔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