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发布时间: 2025-04-08 05:09:56
李白《塞下曲六首》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以雄浑豪放的笔触描绘戍边将士的征战生活与爱国情怀,现整理如下:
创作背景
作于天宝二年(743年),李白供奉翰林时期,借汉乐府旧题写盛唐边塞时事,反映将士平定边患的壮志。
核心主题
六首诗均围绕征战苦寒、报国激情展开,兼有战场壮烈与闺中柔情,格调昂扬。
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特色:以五月飞雪烘托边地苦寒,末句用傅介子斩楼兰典故,突显杀敌决心。其二至其六
其二“天兵下北荒…何当破月氏”写沙漠行军之艰。
其三“骏马似风飙…独有霍嫖姚”赞将士骁勇,暗讽功赏不公。
其四“白马黄金塞…流泪空自知”转写思妇愁绪,刚柔并济。
其五“塞虏乘秋下…少妇莫长嗟”展现战场肃杀。
其六“烽火动沙漠…一战净妖氛”以凯旋作结,气势磅礴。
突破律诗常规
如其一首联直下,不拘对仗,“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评)。
意象对比鲜明
如“天山雪”与“斩楼兰”的冷峻与炽烈交织。
注:六首全文详见《全唐诗》,建议结合注释本(如周明《集释》)深入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