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君
热点新闻延伸阅读,普及趣味知识,告别知识盲点。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59:41
在古汉语中,"宴席"的表述丰富多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典型表达:
"宴席"(yàn xí)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杨氏子弟...周围于宴席间",此词自唐沿用至清,王士禛《居易续谈》称"京师宴席最重鹿尾"。"筵席"(yán xí)
《周礼》注:"铺陈曰筵,藉之曰席",本指竹制坐具,后引申为酒宴,如《诗经》"宾之初筵"。材质喻指
玳筵/象筵:以玳瑁、象牙装饰的华宴
琼筵:喻宴席珍美如琼玉
意境描写
芳筵:指风雅聚会
绮席:突出宴饮精美
礼仪宴
《仪礼》载"燕礼"为诸侯宴饮之礼,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设宴待宾之仪。
节令宴
如唐代"曲江宴"(新科进士宴)、宋代"鹿鸣宴"。
特殊用例:
船宴:如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
祖席:饯别宴(古人出行祭路神)
这些词汇共同构成古代宴饮文化的语言体系,其中"宴席"强调聚饮形式,"筵席"侧重座次礼仪,而"玳筵""琼筵"等则承载审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