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点知识
心彻为知,大知而察!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53:39
在古汉语中,表示“思考”的词汇丰富多样,主要通过单音节词或特定句式表达,其核心概念与用法如下:
“思”
本义:会意字(“囟”+“心”),指大脑与心脏协同的深度思考。如《论语》“学而不思则罔”,强调反思与理解。
引申义:
怀念:《诗经》“子不我思”表思念。
构思:如“文思”指创作思路。
“虑”
侧重谋划与权衡,如《孟子》“困于心,衡于虑”。
“惟”/“维”
表深思,常见于《尚书》“惟精惟一”。
通假与活用
“罔”通“网”,喻思维被蒙蔽(《论语》“学而不思则罔”)。
“殆”通“怠”,指空想导致的懈怠。
单音节词组合
古汉语多单字成词,如“思虑”“谋思”,需拆解翻译(“思”+“虑”=思考+谋划)。
儒家:强调“慎思”(《中庸》)与“三省吾身”(《论语》)。
道家:主张“虚静”之思(《庄子》“坐忘”)。
注:理解古文“思考”需结合语境,如《古柏行》“月出寒通雪山白”中“通”隐含思维与自然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