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君
热点新闻延伸阅读,普及趣味知识,告别知识盲点。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45:30
### 乐府曲名的由来
乐府曲名源于汉代设立的乐府机构,该机构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文人诗作并配乐演奏。这些配乐诗歌的标题逐渐固定为曲名,形成乐府诗的分类体系。
秦代起源:乐府初设于秦,为少府下属音乐管理机构。
汉代定型:汉武帝时期(前112年)扩建乐府,广泛收集赵、代、秦、楚等地民歌,配乐后以曲调命名,如《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等。
乐府曲名按内容和用途分为多类,如郊庙歌辞(祭祀)、鼓吹曲辞(军乐)等。其命名规则包括:
以内容主题命名:如《战城南》写战争,《有所思》述爱情。
以首句或关键词命名:如《青青河畔草》《上邪》。
沿用古题:后人模仿汉乐府旧题创作,如《雁门太守行》原为汉代军乐曲,唐代李贺沿用此题写新内容。
乐府曲名最初与曲调绑定,如《相和歌辞》需用特定乐器伴奏。魏晋后部分曲名脱离音乐,成为诗体标志。
总结:乐府曲名由官方机构规范,融合民间歌谣与文人创作,通过主题、首句或古题传承,形成独特的诗歌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