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精选问答

古文中父子之分怎么读

爱知识

每天分享一个生活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38:45

精选回答

### 古文中"父子"的读音与含义

"父子"在古文中的标准读音为 fù zǐ(父:第四声;子:第三声),这一读音从先秦延续至今,在历代文献中保持稳定。

一、核心释义

基本义:指父亲与儿子,如《易经·序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韩愈《原道》将"父子"列为五伦之一。

扩展义:汉代起可指叔侄关系,如《汉书·疏广传》载疏广与侄子疏受"父子并为师傅"。

二、特殊语境

谦敬用语

自称父子:用"犬子""孽子"称己子,"家父"称父亲。

敬称他人:用"令子""贤子"称对方之子,"尊君"称其父。

排行区分:长子称"伯子",幼子称"季子"(见《仪礼》注疏)。

三、文化内涵

作为儒家伦理核心概念,"父子"既体现血缘纽带(如《诗经》"父兮生我"),也象征文化传承(如《论语》"父在观其志")。其读音与用法历经三千年未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注意:现代汉语中"子"常读轻声(fù zi),但古文朗读需保持原调(zǐ)。

温馨提示:
本答案【古文中父子之分怎么读】由作者爱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