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那些年
考点解析,重点突破,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35:28
“肌寒”是中医术语,指寒邪侵入肌肉层导致的病理状态,属于外感寒邪由表及里的中期阶段。其核心特征与调理方法如下:
疼痛症状
肌肉麻木、抽筋或持续性冷痛(遇寒加剧),《素问·痹论》称“痛者,寒气多也”,因寒性收引导致气血运行受阻。
体表特征
背部/腰部怕冷、局部赘肉堆积(寒湿淤积)、汗出不畅(毛孔闭塞)。
发展过程:由“寒在表”(皮肤层)未及时调理演变而来,寒邪与湿气结合滞留肌肉。
现代对应:类似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炎、风湿性肌痛等。
艾灸疗法
重点灸中脘、关元等穴位,通过药力温通经络排出寒气。
中药干预
可选用桂枝汤类方剂发散肌表寒邪,或附子理中丸温补脾阳。
生活建议
避免冷饮冷食,冬季佩戴护腰/护膝保暖,配合生姜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注:若出现关节变形或内脏症状(如腹泻、咳喘),提示寒邪已深入脏腑,需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