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族
发展是必须借助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33:38
描写山的词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涵盖形态、气势、色彩等多维度特征:
宏观地貌
"崇山峻岭"(《水经注》)、"层峦叠嶂"(郭熙《林泉高致》)突出山势重叠;"孤峰突起"(李白诗)强调独立山体;"悬崖峭壁"(郦道元《三峡》)表现陡峭特征。
微观细节
"危峰兀立"形容突兀石峰,"怪石嶙峋"刻画岩石棱角,"羊肠鸟道"极言山路险窄。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更开创动态视角描写范式。
植被相关
"青山绿水"(王维诗)、"满山苍翠"(杜甫《望岳》)表现春夏山色;"童山濯濯"(《孟子》)反衬荒山秃岭。
气象结合
"冰峰雪岭"写冬季雪山,"山色空蒙"(苏轼诗)描雨雾山景,"银装素裹"状雪后群山。
精神寄托
"寿山福海"含吉祥寓意,"高山仰止"(《诗经》)喻品德崇高,"江山如画"抒爱国情怀。
动静结合
"山鸣谷应"(苏轼《后赤壁赋》)以声衬静,"峰回路转"(欧阳修《醉翁亭记》)构建空间韵律。
这些词语通过比喻(如"巨峰柱天")、夸张("直插云霄")、通感("山寒水冷")等手法,形成中国山水文学独特的意象系统。教学应用中建议按"形态-色彩-意境"梯度分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