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道
阅读、高效学习、自我提升、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27:59
“寒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富有意境的词汇,主要出现在诗词和农事记载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
字面释义
“寒田”指秋冬季节的农田,因气温降低、作物凋零而呈现荒寒景象。如唐代王维《渭川田家》中“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意境,常与“寒田”的萧瑟感相通。
农事特征
宋代农书《陈旉农书》提到“寒田”需“蓄水冻土”,指通过冬季蓄水改善土壤墒情,体现古人对土地休耕的智慧。
孤寂与艰辛
杜甫《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等诗句,常以寒田暗喻战乱后的荒芜,寄托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隐逸象征
陶渊明《归园田居》虽未直接提及“寒田”,但“晨兴理荒秽”的劳作场景,与寒田的朴素美学一脉相承。
时序更替
古人以“寒田—春耕”的对比象征生命循环,如《诗经·七月》“十月纳禾稼”后田地归于沉寂,等待新一轮生机。
精神砥砺
农谚“寒田养根,暖田长苗”,将寒田比作人生低谷期,强调厚积薄发的哲理。
注:该词多见于唐宋诗文,明清后逐渐被“冻田”“冬田”等实用称谓替代,但其文学意蕴仍影响深远。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写实与象征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