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试一点通
教育类考试时间、报名指导、考试时间的发布,热点资讯的及时更新!
发布时间: 2025-04-08 04:02:12
### "海不扬波"的释义与典故解析
成语拼音:hǎi bù yáng bō
字面义:海上不起波浪,形容风平浪静的自然景象。
引申义:比喻国家安定、天下太平,社会秩序良好(如《韩诗外传》称“海不波溢,三年于兹”象征盛世)。
最早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记载,周成王时越裳国使者来朝,称“天无烈风霪雨,海不波溢三年”,认为中国出了圣人。后世引用:
明代梅鼎祚《玉合记》:“太平之世,海不扬波”。
清代陈恭尹诗“海不扬波万国通”形容四海升平。
近义词:风平浪静、河清海晏、刀枪入库。
反义词:海内鼎沸、国无宁日。
现代应用:
用于赞颂社会稳定(如《西安地方志》引为治世象征)。
文艺作品标题(如广州黄埔区《海不扬波》原创歌集)。
总结:该成语融合自然意象与政治理想,是汉语中“以景喻政”的典型范例,至今仍用于文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