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知识
和大家一起聊聊知识,探讨读书的秘密
发布时间: 2025-04-08 02:38:02
### "一剪梅"的含义与词牌解析
"一剪梅"是宋代流行的词牌名,又名"一枝花""腊梅香""玉簟秋"等,以周邦彦《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为正体,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其核心含义与用法如下:
字面意义:宋代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即"一枝梅花"。古人常折梅寄远,以表相思,如陆凯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命名依据:周邦彦词首句"一剪梅花万样娇"取前三字为名;李清照词"红藕香残玉簟秋"得别名"玉簟秋"。
正体:双调六十字,三平韵,四字句占多数,音节和婉(如周邦彦词)。
变体:如蒋捷《舟过吴江》句句押韵,节奏明快;另有五十八字、五十九字等减字体。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相思缠绵。
蒋捷《舟过吴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夏景抒时光流逝之慨。
相思寄托:折梅赠远成为文人表达思念的意象。
声情基调:南吕宫调,主"感叹伤悲",但不同变体可表现明快或低徊的情绪。
总结:"一剪梅"既是词牌,也承载了以梅传情的文化传统,其格律灵活,名篇多抒离愁别绪,为宋词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