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白话
关注高考,关注大学,关注就业,关注教育新事态
发布时间: 2025-04-07 18:23:30
关于“利”与“义”相关的成语,结合古典文献和现代用法,整理如下:
利不亏义
出自《礼记·儒行》,意为“获利时不损害道义”,强调利益与道德的平衡。
见利思义
源自《论语·宪问》,指“面对利益时先考虑是否符合道义”,体现儒家价值观。
见利忘义
出自《汉书》,形容“贪图私利而背弃道义”,为典型贬义词。
居利思义(《左传》)
提醒“处于利益中时需思考道义”。以义为利(《礼记·大学》)
主张“将道义视为根本利益”。舍生取义(《孟子》)
极端情境下“为道义牺牲生命”,与“利”形成对比。唯利是图(《抱朴子》)
批判“只追求利益不顾道德”的行为。背恩忘义(《汉书》)
指责“背叛恩情、抛弃道义”。这些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利”与“义”的辩证关系,强调道德优先于私利。使用时可结合语境选择,如褒扬用“见利思义”,批判用“见利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