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视野
关注教育发展,及时传递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 2025-04-07 18:15:34
苏轼是北宋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其词风以“豪放”著称,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共同奠定了宋词豪放派的基调。
开创性地位:苏轼突破五代至北宋初年词坛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传统,首次以“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意象(《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慷慨壮志(《江城子·密州出猎》),赋予词以诗的气魄,拓展了词的题材与境界。
艺术特征:豪放词多写家国抱负、人生哲理,语言宏博,不拘音律,风格恢弘沉雄。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个人情思升华为宇宙人生的哲思,被誉为“天仙化人之笔”。
尽管豪放词仅占其词作的十分之一,但影响深远。苏轼亦擅婉约词,如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缠绵悱恻,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清丽婉转,展现了“刚健含婀娜”的多样性。
苏轼提出“以诗为词”,打破“词为艳科”的局限,使词与诗同具言志功能。其变革被王灼评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直接启发了南宋辛弃疾等词人。
总结:苏轼以豪放为主调,兼融婉约,重塑了宋词的文学地位,成为词史转折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