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杂谈
百科知识大全,人生百味杂谈。
发布时间: 2024-09-15 23:05:58
一、严格选择土壤红薯虽然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但是对土壤的要求却十分严格,过于粘重的土壤虽然保水保肥能力强,但是容易板结,土壤透气性差不利于薯块的膨大。
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不仅有利于薯块和根系的生长,而且还能使红薯表皮光滑,有利于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种植红薯时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通气良好的土壤为宜,土壤孔隙度大能满足薯块膨大对氧气的要求。土壤选好了红薯的栽培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就能轻易种出高产、高质、口感好的红薯。
二、土壤要深耕农村老话说“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说的就是薯藤在移栽前要深耕土壤,翻土深度不低于30公分,深层的土壤疏松有利于薯块充分膨大。有经验的老农会采用“高垄栽培”,高垄栽培可以增加土层深度、可以防止红薯受涝、可以方便后期翻藤、可以增加土壤昼夜温度差(非常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对红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插红薯苗时改“斜插”为“船形”插一般人们在栽红薯苗时都会采用45度斜插法,这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红薯苗采用“船形插秧法(U字形插秧法)”,可以在斜插的基础上再提高30%的产量。所谓的“船形插秧法”就是将红薯苗横埋入土壤中,呈船形,带芽点露在外面。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把红薯苗剪成30公分左右长,然后把埋入土壤中的叶子剪掉,只留植株顶部的2~3片叶子露出地表。采用“船形插秧法”不仅能明显地抑制植株旺长,而且有利于红薯分层结“薯”,红薯的块根会呈现立体分布。红薯不仅会结得多,而且还长得大,红薯的产量会显著提高。
四、红薯要定期翻藤红薯藤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长出很多“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会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用于茎叶生长,红薯的膨大与不定根在营养上存在竞争关系。红薯藤如果不定根过多,不仅会导致茎叶徒长,而且还会导致养分的白白浪费。所以在红薯生长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翻藤,以破坏薯藤上的“不定根”,以确保主根营养集中,有利于薯块的膨大。上面我们已经说了红薯最好采用高垄栽培,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便于翻藤。翻藤时我们可以把垄左边的薯藤翻到垄的右边,把垄右边的薯藤翻到垄的左边,这样省时又省力。注意:红薯翻藤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底进行,进入9月以后就不宜再给红薯翻藤了(9月红薯进行生长中后期,损伤植株不宜恢复)。
五、忌偏施氮肥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忌偏施氮肥,偏施氮肥很容易导致植株旺长,会出现只长茎叶而不结红薯的现象。红薯如何科学施肥?红薯是一种喜钾作物,种植红薯时要求底肥施足,我们可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有条件的可以再施入80公斤草木灰,效果更加好);薯苗移栽15天后我们可以追施稀粪水或者少量尿素(8公斤)作提苗肥;当土壤产生裂缝时,我们可以每亩沿着垄追施20公斤硫酸钾(忌施氯化钾),以促进薯块膨大。
六、喷叶面肥防止植株早衰俗话说“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红薯喜温不耐寒,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降到8℃以下时植株就会经霜枯萎死亡,红薯最佳的收获期为霜降时节,此时我国大部分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5℃,收薯过早会影响产量,收薯过晚植株会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