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明礼貌是“杀手锏”,不重视分分钟一票否决!
从近几年幼小的考察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行为习惯放在了考察的重要位置,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然而,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礼仪问题却恰恰是家长们较容易忽视的。
在平日的准备阶段,家长可以多教育孩子重视同情心、尊重、相互帮助、自爱、遵守基本规则、使用完工具要放回原处等。
面试之前,家长一定要提醒孩子。排队等待环节中:切忌乱跑,大声吵闹。不要随意翻别人的东西。别人孩子在玩时,不能冲上去抢了别人的玩具。正式面试的时候:老师询问孩子问题,一定要认真听讲,如果要打断,也需要礼貌的询问。
2、语言能力,英文是关键
幼小语言能力基本分成两大块:中文和英文。
然而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私立双语,孩子们的英语能力更是学校考查的重点。所以,在这里我们重点对英语能力进行讨论。
我们以中芯国际部、惠灵顿、上海美国学校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要求的英语能力为例,幼小的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的英语能力:
Phonemic Awareness and Phonics:语言敏感度与自然拼读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cite the alphabet, recognize upper and lower case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26个字母的背诵,大小写认读。
Reading 阅读能力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read and answer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read CVC words, and sight words。Reading level at 1st grade entrance level。
阅读理解问答、自然拼读中CVC单词、认读高频视觉词。阅读能力等级达到1年级入学水平。比如使用Reading A to Z作为阅读材料的话,应该完成Level aa-D的学习。
Writing 写作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write upper and lower case alphabet letters and write words on paper。
26个字母大小写的规范书写、简单单词书写。难度大的写作题会有命题句子书写,如用can造句。
Speaking and Listening 口语和听力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listen to a story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 story。
听故事、复述或者回答故事相关问题。
基本上来说,幼小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要求是中英文几乎到达native speaker的水平。
除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之外,大部分的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对英语能力都会有一定的要求。以上所述除了英语听说能力不会要求达到native speaker的水平,其他英语能力时基本一致的。
3、自我介绍,中英文双向准备
自我介绍分为中文和英文两类。通常都会考到以下三类。
家庭情况
家里有几个人,爸爸、妈妈分别是干什么的,这一点家长较近需要主动给孩子介绍。
爱好特长
爱好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但是避免说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比如“我喜欢打游戏,看动画片“。特长则需要实事求是,因为很有可能老师会让你现场表演一段你的特长(唱歌、跳舞、朗诵)。
较自豪/开心/得意的事
一些学校在自我介绍的环节较后往往会问类似的开放性问题,不同于对成年人,对于孩子一般问的都是积极正面的经历。这一环节一般会有老师提问引导或让孩子自己介绍两种形式,其实大同小异。
部分的双语类会希望孩子采用英语形式来自我介绍。这一环节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英文能力而不是语言组织能力。我们建议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篇英文版的自我介绍,让他熟读甚至背诵做到有备无患。
4、刷题针对薄弱项,心态较重要!
一般大家觉得对孩子比较难的题目是数理逻辑类的题目。而其他类型的题目种类虽然多却不容易针对性准备,难度也一般不高,却容易因忽视而做不好。
我们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做真题模拟的时候,针对孩子比较薄弱的题型进行重点练习。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如果孩子不愿意,一定不要逼迫。面谈之前,给孩子一个好的心态胜过一切。
5、运动能力,偏重身体协调性
大多数家长在面谈准备期会忽略体育方面的锻炼,而偏重于智力训练。事实上,大部分学校非常重视体育项目的考察,包括孩子的肢体协调、耐力体力、反应灵敏度等等。
家长们可以利用周末,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进行跳绳、仰卧起坐、跳操等体育项目的锻炼。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因为面试时间有限,一般只会考察动作协调性,不宜让孩子突击训练造成过度的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