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0-23 23:42:01
什么是竞赛?
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是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竞赛,要求学生有非常灵活的思维,同时对知识掌握有很高的熟练度,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
竞赛主要分为省级赛,赛和国际赛。所以我们常说的竞赛获奖也要分为省级奖牌和奖牌,难度不同,含金量也不同。
参加竞赛有什么用?
2018年起,高考全面取消了竞赛等加分项目,但是中学竞赛的竞争却更加激烈了。那么取消高考加分后,参加竞赛,还有什么用?
其一,也是我们一开始讲到的,每年有260名同学进入集训队,直接保送北大清华!
其二,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北大、清华等学校,在录取过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名额投向了自主招生。以清华北大为例,仅凭裸分录取的,仅有20%。而在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评价体系里,竞赛获奖——几乎成了不可替代的指标。
随机看看几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的报考条件:
1、在高中阶段参加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北京大学
2、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具有特长,且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清华大学
3、鼓励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竞赛中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
4、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重庆大学
所以竞赛已经成为考生通过自主招生的重要助力,学校对竞赛的重视程度和对学生的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相信在竞赛含金量不断提高的今天,会有更多省份和学校重视竞赛,培养提生的综合素质。
什么更具优势?
我们以华南理工大学自招面试为例,记者采访到一名考生:“面试内容感觉更多是‘课外’知识,今年已要求解答5G,科技已成为面试主题。”
我们再来看看具体数据,2018年清华保送生各竞赛人数统计:
由上图可以看出:竞赛中,信息学保送生占27%,高过传统的数理化。
据不完全统计,与数百万学习“数学”的中学生相比,参加信息奥赛的学生不到8万,在总获奖人数上却是数学的1.4倍,由于参赛人数上差异巨大,信息奥赛在部分省份获奖率超数学联赛的十倍数。
因家长对此认知较晚,目前不少省份参赛人数还较少,也致使信息学奥赛相对于其他传统竞赛而言,竞争没那么激烈。
因此如果想帮助孩子的上相对更容易一些,让孩子走信息学奥赛的道路,就尽早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