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11-06 09:03:01
近期,全国各地已开始恢复招生工作,前段时间,武汉小升初也已有几多学校开始招收简历。5月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半,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升初的孩子距离升学越来越近,家长也开始着手准备一些升学事宜。
五一期间上海开始了摇号,五一过后北京开始了跨区手续的办理,襄阳开始宣布了全面摇号政策落实,而这个地区,更是公布了小升初升学计划的细节!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杭州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细则终于官宣。在史上最严的新政之下,面临小升初的家长,轻松也好,焦虑也罢,终究是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今天,小编对细则进行解读,厘清细则背后的逻辑和用意。家长可收藏关注,以作了解!
1、100%摇号
民办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全部电脑摇号录取,如果报名人数没有超过计划数的,则报名的全部录取。锁区招生。
2、锁区招生
审批地范围内招生,因目前杭州的绝大部分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都是在各区审批的,所以只能在审批的所在区内招生,举例:拱墅区的文澜中学、育才中学只招收拱墅区学籍或户籍的学生,上城区的建兰中学只招收上城区学籍和户籍的学生,民办小学也同样如此。
3、全市补招
民办学校在本区没有招满的,可以面向杭州全市补招一次。
4、公民同招
民办、公办同时招生,民办摇号未录取的,回到公办"同类排序靠后"录取。
5、民办不能放弃
民办摇号录取后,不能放弃,且公办学校也不再录取。民办学校也不能劝退或变相劝退已录取的学生。所以,参加民办摇号一定要慎重,没有后悔药。
6、学籍户籍二选一
学籍户籍不一致的,无论是升公办还是报民办,可以任选一种,但不可以变动。举例:学籍在A区即A区学校就读的小学生,户籍在B区,小升初时必须先选定到底在A区还是B区,一旦选定则不可以变动,如果选择报名B区的民办初中,如摇号没有录取,则回到B区的对口公办同类排序靠后录取。
7、九年一贯制直升
九年一贯制学校,无论公办民办,都是六年级直升七年级的,直升后还有多余名额,民办则锁区摇号,公办则由教育局调配。同一办学主体的的民办小学和民办初中,或者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不属于九年一贯制,不能直升。同样的,民办幼儿园也不能直升其小学部。
8、招生乱相被喊停
各种面试、测试、游园会等都和录取无关,学校的摸底、提前招生、各种承诺、借读、挂读,都是违规且无效的。
9、均衡编班
无论公办民办,都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创新班等。
而新政策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小编整理了几点,一起来看看吧!
1. 新政是无奈之举
新政的改革主要是对过往错误的纠正!
民办教育既不能过热也不能扼杀,而是要健康发展。现在的民办教育和公办学校资源完全不配平,常年占据中考榜单的也都是十大名初,抢夺优质生源为基础的民办教育对整个教育生态的破坏性极大,已经背离了发展民办教育的初衷。
2. 新政对教育生态的影响
从禁赛开始,武汉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了遏制民办学校提前锁定优质生源的方式!大大的增大了民办学校对于优录的门槛把控!而如今全面摇号的改革,超过之前的所有动作,可以说是点到了关键穴位,掐中了要害。将之前民办掐尖的各种或明或暗的招数一锅端。
新政逼着民办学校面对现实。以往基于抢夺优秀生源基础之上的民办和公办之间非正常差距将缩小,回归到一个相对正常的范围内。
3. 摇号新政不能治本
政策的变化,公民办之争,归根到底还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大国办全民教育,确实很难,优质教育资源一直会是稀缺资源。
新政用药虽猛,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中高考依旧是衡量学业成功的唯一标准,只要社会的用人导向没有本质的改变,只要大家根深蒂固认为职业教育学校是学渣集中地,那么家长对民办学校、公办名校的疯狂追捧只会愈演愈烈。
4. 新政之下的民办大猜想
牛娃成就牛校,早已是共识。现在不能抢生源了,尤其是民办初中,简直是要了命。失去了提前录取的牛娃,民办初中侧重点就不再是怎么挖掘牛娃,如何挖掘名师这种事情!
接下去,真正体现办学水平的时候到了。公办再也别拿民办抢生源说事儿,民办失去生源保障的情形下如何办学?这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影响是逐步扩大的:
对民办初中来说,近三年影响不大,可以继续拿中考成绩招摇,因为新政下的生源要到三年后的中考才能见分晓。
三年后,是所有初中的一道分水岭,会呈现两极分化,优质的民办、公办学校会成为真正的名校,更加受到热捧,那些教学质量不佳的学校特别是民办,会被无情地抛弃,那时,对民办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时刻。
三年时间,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坚定地往前走?对公办来说事关声誉,对民办来说事关存亡。也肯定会有民办学校通过转公办,或是办九年一贯制的办法找出路。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虽然不能办,但是分层走班是允许的,然后打着课程改革的旗号,进行快慢班分流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擦边球打起来太容易。
报读民办的家长群体
有哪些家长会去报民办呢?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家里有钱的孩子,没有对口优质公办的孩子,还有一小部分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希望通过民办最后搏一把的,也会去民办摇号试一试。短期内,民办生源有所稀释,但总体来说,生源还是有一定的保证的。
总而言之,公办民办要同步发展,民办不能过热也不能死,要健康发展。新政短期内必定起效,但真正的影响,还是要看各校在教育理念支撑下的教育实践成效,金杯银杯都不如家长的口碑。
可以看到在今年的政策环境下,杭州也被迫选择了跟随全面摇号的风向,民办不再是依靠入口生源就能成为"名校"。在武汉今年的招生方案还未出炉前,家长和孩子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
家长在孩子的小升初路上,会发现小升初政策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而且现在小升初升学也越来越难,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升初择校的时候也愈加迷茫。也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进入初中之后,学习成绩会明显下降,这些都让家长对于孩子升学有很多的未知数和顾虑,为此,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小升初福利。
福利:"小升初一本通"册子。《小升初一本通》册子聚焦武汉小升初全年大事件,关注了武汉小升初择校的重要赛事,分析小升初跨区转户口需要的手续,盘点武汉各区名初数据一网打尽,关于小升初不知道那些事小升初一本通全覆盖!
我是小初,关注"武汉小升初",每天更新你最想知道的升学资讯,为孩子升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