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7-17 08:42:01
曾几何时,向来是纷争矛盾最少的师生关系变得越发敏感,小到学前班、大到博士生,关于学习、教学、生活等等因为沟通、立场不一而产生的问题变多,也让原本的老师与家长,都变得有些如履薄冰。
小明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上半学期的学习结束之后,带着自己的成绩单回到了家。当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小明妈妈被一连串的不及格刺痛了双眼。小学三年级的学习难度不算特别大,但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现在很多孩子学习进度大大提前,小学生就能学初中、高中的知识点。
因为周边家长的紧迫,小明妈妈原本计划让孩子轻松自在长大的计划也“半路夭折”,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就为孩子报了好几个补习班,甚至有不少是花销不小的一对一补习。结果补习了两年后,孩子的成绩比之前不进反退,这么多门课,一个优都没有,小明妈妈认为,孩子的成绩出现下滑,一定跟老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晚上8点半,小明妈妈给孩子的班主任发去了质问消息,认为老师需要针对自家孩子成绩下滑的情况做出一个解释,但是几经交流之后,老师反而被惹火,直接反问,要不是你让孩子养成了过于依赖补习班,并且对上课学习产生消极情绪,怎么会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呢,所以出现出现这个结果,你能怪谁?
其实这样的情况不算少见。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学生的成绩能够越来越好,但是这不仅需要老师教学的认真、家长辅佐的用心,更需要学生本身态度、习惯、意识的正向确立。很多孩子从小就开始了快节奏、高强度的学习生活,一周7天里,没有可以喘息休息的时间,几乎是全部都用来学习,但是有能够调整心态适应状态的学生,自然也有无法适应,导致产生逆反的学生。
每个学生个体不同,承压能力不同,但是对学习的积极循环起始,却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对取得成绩、获得表扬感到欣喜,并且产生初步的学习积极性,而这样的学习状态,成为低年级学生们最开始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不仅需要“给”孩子辅助,更要确定这份“给”是不是孩子需要的,而老师则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选择何种的方式去解决,更是决定孩子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