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7-08 14:06:01
为构建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今年,重庆市通过实施多项举措,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包括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双减”提质增效,持续拓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等。
据悉,“双减”实施以来,重庆市不少学校纷纷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质增效。例如,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打造了28门校级精品课程和52门班级课程,包括英语剧、创意手工、合唱、口风琴、科创等。
治理校外培训方面,“双减”的要求下,重庆市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坚持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截至目前,重庆市开展联合执法1657次,排查培训机构1.4万余家,处理违规违法机构1321家次,取缔非法机构228家,全市1545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压减1465家。
此外,重庆市持续拓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其中,江北区在全市率先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坚持扩大总量、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目前,江北区共有幼儿园162所,公办幼儿园88所,普惠性幼儿园147所,与2016年相比,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了43.5%,普惠覆盖率提高了43.1%,边远地区普惠覆盖率为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12个街镇均有公办、民办、普惠、非普惠等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幼儿园分布。沙坪坝区新增公办幼儿园36所、学位1.5万个,公办园占比达到52.02%;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5所、学位8400个,普惠率达到80.4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
同时,重庆通过头雁带动、城乡互动、片区联动、联盟推动等多种模式,以及实行学区(片区)或集团(联盟)支教、走教制度,不断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如江津区近五年交流教师达23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