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学习经验

自考00383学前教育简答题复习六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2-09-20 18:57:01

12..幼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应如何纠正?

答:告状是幼儿常见的行为,由于幼儿社会交往技能有限,当他们遇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不能够通过协商、帮助和谦让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求助于教师来解决。这种告状实际上反映了幼儿正在把别的儿童的行为与老师经常教导他们的行为准则做比较,并已主动地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但是幼儿相互之间的频繁告状容易导致同伴之间的相互怨恨,也干扰了教师组织正常的活动,同时养成幼儿事事依赖老师,不能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在对待幼儿告状这个问题上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倾听幼儿的告状,对于幼儿出现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解决问题的技巧。

12.22.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答: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是:

(1)身体发展迅速,动作协调。

(2)语言能力增强。

(3)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逐步加强。

(4)责任感增强。

(5)好学乐问。大班幼儿的特点是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喜欢动脑筋思考,对周围一切都非常关注。

(6)个性初具雏形。

(7)社会性有很大发展。

12.23.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是什么?

答: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距仍然较为悬殊,表现为:

(1)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要求提高了。

(2)幼儿园幼儿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教师不给幼儿打分,幼儿无压力,更谈不上对学习的责任感,而幼儿入小学成为小学生后,学习成为一种社会义务,开始系统地接受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基本的学习能力训练,这是社会的责任,这就迫使儿童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样还要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要求取得好成绩,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3)学习内容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要求心理活动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难度增大。

(4)学校实行升留级制,学习程度以分数衡量,分数的高低会受到周围人们的评价和成人的奖惩,儿童之间的竞争,必然引起压力、紧张和情绪上的恐惧。

(5)生活制度的变化。

(6)师生关系的变化。

(7)生活环境的改变。

12.24.家长在幼儿入学教育中的责任是什么?

答:作为教育的重要力量,家长在帮助孩子适应入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入学教育的同时,也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放手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激发和引导幼儿向往入学的美好愿望。

(3)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家长要在幼儿入学前准备好书包、文具、水壶等用品。

(4)调整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以配合将来的小学学习生活。

12.25.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什么?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是: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2.26.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12.27.学前班的教育要点是什么?

答:学前班的教育要点:学前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有其特有的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要注意杜绝学前班“小学化”的倾向。

(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2)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的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

(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算等能力,为人小学打下基础。

(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

(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12.28.混合班的教育特点是什么?

答:混合班的教育特点是:

(1)科学安排一日生活作息表。

(2)分层分组教育,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

(3)发挥混龄优势,让儿童教育儿童。

13.1.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几方面?

答: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教育对象。

(3)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13.2.托幼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通常有的错误做法是什么?

答:托幼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有以下三种错误的做法:其一是有些幼儿教师和家长处于敌对状态。其二是教师单向影响家长,并没有吸收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其三是园所与家长的联系只限于交流信息缴学费、让家长提供方便等,这种联系仅仅是因为儿童在园所才产生,家长工作并没有使教师与家长基于共同的责任而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使双方主动热情地合作。

13.3.教师应如何尊重家长及其育儿方式?

答:教师应该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1)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传统。

(2)家长一般会欢迎并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是并不会改变太多。

(3)教师应当把自己看作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资源和支持者。

(4)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不要充当“裁判”的角色。

(5)如果你不是家长,你就没有家长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是家长,‘你只知如何抚养你的孩子。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的经验和感受。

(6)教师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

13.4.家长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希求期(孩子初入园所)。第二阶段——忽略期。第三阶段——需求期。

13.5.教师应如何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答: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应做到: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

(2)对儿童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

(3)不懂得如何教育婴幼儿或者教育方法不当的家长。

(4)对儿童评价不当的家长。有一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一朵花,没有缺点。

13.6.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是什么?

答: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是:

(1)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切忌使用专业术语。

(2)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3)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儿童。与家长不要谈论别的儿童,也不要随意和别的儿童做比较,说长道短。

(4)谈儿童缺点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5)如幼儿在场,教师要注意双方谈话的内容,以免影响幼儿的自尊心以及家长的威信。

13.7.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一般有:

(1)新学期之初,向家长报告新学期的安排,主要的教育工作、计划以及家园配合的要求等,使家长心中明了幼儿园的主要教育工作,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

(2)阶段性的家长会。

(3)家长会也可以开成咨询、交流的形式。

(4)新生家长会。

13.8.托幼园所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答: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有: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咨询活动;开放日制度;家长接待日;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

13.9.家访可分为几种形式?

答:(1)新生家访。

(2)定期家访。

(3)情感性家访。

(4)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13.10.接送幼儿时,家长与教师的随机交流有哪些方面?

答:在接送时可以交流沟通以下信息:

(1)幼儿的健康情况。

(2)幼儿表现的童真、说过的趣话。

(3)生活情况,如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

(4)幼儿在园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5)特殊事故或者意外发生的原因。

(6)园所内的消息或者通告。

(7)归还家长交来的幼儿衣服、药瓶或者幼儿弄脏的衣物。

(8)育儿经验的交流。

14.1.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答: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忠于职守。

(3)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有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

(5)身体健康。

14.2.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1)纯真美好。幼儿园教师是一个纯真和美好的职业。有人形容幼儿教师永远都显得那么年轻和充满朝气。

(2)教育效果的长期性。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形容教育者这个职业的特点具有长期性和远期效果。

(3)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

(4)多重角色。

14.3.幼儿教师劳动的职责是什么?

答:幼儿教师劳动的职责是: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14.4.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答: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

(1)执著的事业心。

(2)自信、自尊。

(3)意志坚强。

(4)聪慧的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是心思聪敏,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5)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良好心态。

(6)合作精神和能力。

(7)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14.5.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

答: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

(1)爱心。爱心是教育幼儿的前提。

(2)观察力。

(3)沟通能力。

(4)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5)科研能力。

(6)写作能力。

(7)自学能力。

(8)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

14.6.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什么?

答: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

(1)注意倾听。

(2)教师在与幼儿交谈的时候注意身体的姿势。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教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

14.7.保育员的职责是什么?

答:保育员的职责是:

(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

(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药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等。

14.8.保育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答:保育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是:

(1)合作精神。

(2)意志坚强,耐心细致。

(3)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形象。

14.9.保育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

答:保育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是:

(1)爱心。

(2)丰富的知识。

(3)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4)熟练的操作技能。

(5)处理意外事故和急救处理能力。

温馨提示:
本文【自考00383学前教育简答题复习六】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