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8日 14:24
这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虽然我们不太拘泥于以往的繁文缛节,但是基础的礼仪还是要略知一二,尤其是朋友长辈都在的婚礼仪式上,无论你是贵宾、新人、伴郎伴娘,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仪态。下面我为你准备的婚礼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婚礼 礼仪知识一、新娘婚礼当天应注意的礼仪细节
从迎宾那一刻开始就要时刻紧绷一根弦:
1.要注意迎宾时的站姿。
2.要注意鞠躬时的角度,不能太敷衍了事但是也要防止走光。
3.对于不同形状的捧花也要知道有不同的握法,千万不要像拿了个火炬进场一样。
4.进场时候走路要抬头挺胸、大方得体。
5.转身时候要注意幅度,因为当天是穿着婚纱并非平日的休闲装。坐的时候也要注意坐姿,上身要挺直,略微扭腰,这样会显得更苗条。
6.婚礼上的接吻仪式是神圣的,因此既不用表现得太扭捏,也不要太过激情,要掌握尺度。
7.交换戒指,手指的位置应该伸在对方腰部左右。8.切 蛋糕 仪式,新娘应该双手握刀,面带微笑,慢慢入刀……婚礼上需要注意的礼仪其实很多,在婚前可以适当地通过形体训练来达到当天收放自如的效果。
二、夏天结婚的新人,要注意的礼仪事项
1.夏天炎热的天气新娘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妆容不要被汗水化开,这样会比较不雅。
2.夏天容易出汗,特别是新郎,一定要提醒新郎当天带好香水,以免冒出“男人味”哦,这也是不雅的举动。
其他礼仪方面,其实也不分春夏秋冬,都一样希望遵守的。
三、答谢来宾时鞠躬讲究
鞠躬的时候背一定要挺直,腰部以上部位往前倾大约15度左右。注意鞠躬的时候不要抬眼看人,这样会有不礼貌之嫌。
四、婚礼当天,在感恩环节,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感恩环节顾名思义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首先新人必须亲自下来请上双方父母,在进行一系列的讲话、送礼后,亲人必须恭送父母走下舞台。此时,新人应该先下台,然后伸手搀扶双方父母回到原位。
五、婚礼上有些父母的朋友新人都不认识,碰到父母不在场的情况应该怎样应对呢?
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产生。各就各位,父母的朋友事先就跟父母说好由父母应酬,在敬酒的时候如果是到了父母朋友的那一桌就让父母陪同敬酒。如果是在走道上碰到迎面走来的父母的朋友,那就保持微笑,并且可以上前问候几句。
六、在伴娘选择上,哪类人比较适合做伴娘?
选择伴娘首先要选择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未婚女性。其次在性格上要比较外向,不能找过于腼腆的朋友做伴娘。另外,细心也是考虑伴娘的因素。因为婚礼当天伴娘就是新娘的代言,包括招呼客人、帮新娘提携随身物品,甚至是礼金等,因此找一个心细的伴娘尤为重要。
七、婚礼当天是不是有送小辈红包这个礼数?
确实,作为以前的礼数,新人在当天碰到自己的小辈都应该发放红包作为喜钱,而红包其实也不需要包很多钱,礼数到了就可以。包个20元、50元的略表心意即可。
八、如何练就婚礼当天迷人微笑的姿态呢?
不妨在婚前来个小训练,将筷子或者发簪含在嘴里,用牙齿轻咬住,嘴角微微上挑,露齿微笑。在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迅速将筷子抽离,反复训练就能练就迷人笑容了。
九、迎宾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迎宾时,新人需要注意自己的站姿,挺胸站立,新娘可以一手挽着新郎,一手拿着捧花,也可以双手拿着捧花。迎宾时新人都要面带微笑,即便是看到不认识的人(可能是新人双方父母的朋友),也要以微笑面对,适当地寒暄几句。
十、婚礼当天,新娘和新郎的站立方位是否有讲究?
在走红地毯的时候,新郎应该站在左边,新娘应该站在右边挽着新郎。当走上舞台,转身面对来宾时,新郎应该站在右手方位,而新娘应该站在左手方位。在彩排的时候专业的婚礼督导会提醒你相关的事宜,新人只需多练习即可。
十一、敬酒时,需要注意什么?
敬酒时首先要商量好敬酒的先后顺序,然后单手举杯,记住,敬酒时切莫让酒杯遮挡住脸,这样拍下的照片会十分不雅观。同时注意面带微笑,但是敬酒时候新娘不宜幅度过大,以免出现走光的情况。
十二、婚礼当天,长辈和领导需要特别指引吗?
长辈和领导当然需要特别的指引。而新人当天除了和长辈和领导寒暄合影外,基本就不需要做其他工作了,这些引宾的工作就交给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来做。负责引宾的人员最好有3-4位,其中分别有亲戚、好友、同学和同事组成。这样一来,无论是哪方的宾客来,都能迅速认出宾客并引领宾客入席。
十三、敬酒应该从哪方亲戚开始?
敬酒从哪边亲戚开始这要取决于新人与双方家长的协商。在通常情况下,敬酒的顺序依次是:领导、男方亲戚、女方亲戚、男方朋友、女方朋友……但是在敬酒的时候也要注意到,把爱闹的“钉子户”们留到最后再敬。而每桌敬酒的时间也要有所控制,桌数多的情况下最好把敬酒也分段进行,在每场仪式节目结束后分批敬酒。
十四、入场仪式希望是由父亲牵引入场,怎样的流程是比较正规的呢?
比较正规的入场仪式是,首先由司仪介绍新郎先行入场。新郎走到红地毯的一半时,止步,面向正门。接着司仪再介绍新娘入场,这时新娘挽着父亲踏着相同的步伐入场,然后司仪再衔接台词,父亲把女儿的手交给新郎后,新人向父亲谢礼。转身,走向舞台,基本是这样一个流程。
十五、婚礼当天交换戒指仪式,婚戒是应该戴左手还是右手呢?
史载古罗马庞培城壁画中的已婚妇女,已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了。民间 传说 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是因为那里的血管直通心脏,寓意“圈住爱人的心”。那么婚礼当天互换戒指的仪式,婚戒肯定是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不仅是婚礼当天,婚后,这枚定情信物也将永远戴在双方的左手无名指上。
佛教婚礼的仪式礼仪如您是佛教徒,可以选择佛教的结婚仪式,近来很多名人都举行佛教婚礼,所以亦成为大家的焦点。
一般以佛教形式进行婚礼,新娘可穿龙凤褂,旗袍而新郎可穿中式长袍或一般西服,以下是一般的仪式及程序,可供参考:
1)婚礼开始,全体来宾入坐。
2)新郎新娘下跪于证婚法师前,仪式准备开始。
3)亲属及来宾全体起立并合掌,佛前唱炉香赞。
4)证婚法师上香,新郎新娘随后上香,唱香赞时,随证婚法师拜佛问讯。
5)新人受礼,合掌恭听证婚法师开示。
6)证婚法师为新人宣读结婚证书。
7)新郎新娘面对面站立,新郎替新娘揭开面纱,交拜三鞠躬。
8)新郎新娘交换信物。
9)全体来宾起立,证婚法师为新人佛化及祝福。
10)签署结婚证书,新郎新娘用印。
11)证婚法师,主婚人及介绍人用印。
12)新郎新娘各向证婚法师一鞠躬答谢并上香敬佛。
13)介绍人及来宾致词。
14)主婚人致谢词。
15)新郎新娘顺序向证婚法师,介绍人,来宾及主婚人一鞠躬谢礼。
16)唱佛化婚礼祝福歌。
17)礼成,可拍照留念。
18)一般会备有素餐招待来宾或晚宴
点击下页查看>>>婚礼礼仪举止婚礼的仪式有各种类型,但是在国内,婚礼的流程基本上是不会变的。在婚礼上致词是个重要的环节,男方代表的致辞要照顾到现场的宾客之外,还需要对女方的父母表达感谢,展现出男方家庭的气质。婚礼上的贺词是有讲究的,男方代表要有主人翁的意识。
在婚礼上总是会让人感慨万千,宾客的情绪会伴随着婚礼上的流程不断变化,而在婚宴上,双方的父母心情也是十分复杂,有感动,有喜悦,也有安慰。双方的父母可能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今天来说说男方代表婚礼贺词要如何去展现。
男方代表婚礼贺词一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晚上好!今天是小儿xxx与儿媳xxx的新婚之日,在此感谢众位来宾的到来。在这样大喜的日子中,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上了不少的贵人,单位的领导,学校的老师以及要好的朋友,都是让小儿慢慢成长成有担当的男人。除此之外,还要感谢亲家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女儿,贤良淑德,美丽大方。尽管两人今天结婚了,我还是要唠叨两句,以后要努力工作,孝敬双方的老人,好好对待妻子,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安全感的丈夫。
男方代表婚礼贺词二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大家晚上好!时光匆匆催人老,转眼间,小儿xxx跟儿媳xxx也到了结婚的日子。今天我还是恍惚的,小儿小屁孩的样子感觉尚在昨日,转瞬之间,竟然也要成家了。孩子的成长速度太快,我们作为老一辈的由衷祝福两位新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和和美美,幸福美满。最后,感谢到场的所有来宾,今天的宴席请随意享用,尽兴就好!
男方代表婚礼贺词三
各位来宾,好友们,大家好!时间过得很快,最小的儿子今天也成婚了,娶到了这么漂亮贤惠的妻子,我打心底里为孩子高兴。人们常说,缘分是天注定的,两个孩子可以走到一起,可能是命运的安排,也可以是两个人的努力,这个过程不容易,希望你们可以记住爱情中的酸甜,感受夫妻生活的平淡。感情是涓涓细流,相爱容易相处难,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所以今后的生活要学会包容,慢慢磨合。最后,感谢远道而来的宾客,在此我代表我的家人们,感谢大家的到来。
女方代表婚礼致辞1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父老乡亲!
感谢大家到场为XXX、XXX两位新人祝福!在这个阳光明媚的美好日子,在这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美好时刻,我代表送亲团全体,首先感谢新浪的父母双亲为一对新人的婚事辛苦操劳,感谢各位高邻、各位亲友的光临。
今天,我们送亲团送来了我们X家金凤凰,我们将共同见证这一美好的时刻,我们的金凤凰将落在X府多年栽培的金色梧桐之上。
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首先送上新娘父母对一对新人的深深祝福!祝愿一对新人幸福美满!百年好合!心心相印!携手白头!
同时,我们还带来了XX村X府长辈们对新娘的谆谆嘱托。希望新娘要继续发扬X府勤俭持家、端淑贤德、尊老爱幼、亲朋善友的光荣传统。要孝敬公婆、和睦乡邻、友善亲朋;要夫唱妇随、举案齐眉、相夫教子;要克勤克俭、辛勤劳作。
同时,我们还带来了XX村全体村民的殷切希望,希望新娘要做XX村和XX村的友谊使者,架起两村之间友谊的桥梁,希望更多的少年靓女在浪漫和友谊彩桥上牵手漫步。
最后,我代表送亲团全体祝愿一对新人幸福美满、携手百年!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一)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上头: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
7、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8、换庚谱: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换家谱,作为定亲的凭据。媒人提亲后,如男女的时晨八字没有相冲,双方就会换庚谱。
9、过文定,过大礼: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著一些礼品到女家,礼品一般都是三牲,酒礼等,并正式奉上聘书。“过文定”举行後,就会举行“过大礼”的仪式,这是订婚的最隆重,也是最重要的仪式;因为这仪式过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约。跟“过文定”一样,男家会选择一个吉日,带同聘金和各种礼品到女家;而女家亦会准备回礼礼品。礼品皆是均双数以取其“好事成双”之意。
10、哭嫁:据《礼记》记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在古时,因为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女儿出嫁後,就很难有机会可以见到家人。而事实上,出嫁後的女子也不是可以像今天一样,随时可以返回娘家探望家人的,回娘家需要得到夫家的批准。此外也有以下的说法:说哭嫁是源自古时妇女不能拥有自由的婚姻,所以她们会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古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11、盖头:新娘子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叫“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比如说任泉和李冰冰)。对於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於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後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12、迎亲: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著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找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著,作为“避邪”的意思。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13、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并不属於古“三书六礼”,这一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後,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齐入洞房。”其实,拜天地代表著对天地神明的敬奉;而拜高堂就是对孝道的体现;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宾。
14、出门: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到达吉时的时候,女须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著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在出门的时候,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这是因为嫂字有著扫帚星的扫字的谐音,是故人们相信嫂嫂於出门时相送会带来不吉利。现在的新娘出门时,由伴娘撑起红伞护著新娘,取其开枝散叶的意思。大妗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後便不会啄新娘。最後上花车前,新娘子会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5、过门: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传说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後,翁姑会由房间出来大厅会见新人。然後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後拜祖先。新人会向翁姑奉茶跪拜。翁姑会说一些祝福语,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後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後,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
16、三朝回门:即归宁,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抱由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 、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 、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
17、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18、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19、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20、酒筵: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其最主要的意义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21、合酒: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22、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婚礼流程:
1、婚前礼,即“订婚”;三个阶段
2、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 ;
3、婚后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后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新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改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中国传统的结婚流程(二)
古代迎娶礼节
出发:由男方携带六或十二件礼品,鸣炮出发前往女家,将至女家时再鸣炮,女家亦鸣炮回应,表示准备妥当。
迎宾:媒人先下车,其余的人接着下车,新郎由女家幼辈请出。
介绍:男方亲友依序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认识,先介绍男方给女家。
纳征:男方抬礼物进入女家,女方接受后并给予红包;将礼物陈列大厅,媒人将大小聘、金饰、礼单点交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物收好,并在神明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准新娘由一好命妇人引导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敬茶。
压茶杯:片刻后新娘出堂收茶杯,男方亲友需以红包压茶杯。
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准新娘面向屋外坐在自家正厅中央(若招赘则面向内)的高椅上,低椅翘脚;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准新郎将红包交给准新娘。
改称呼:媒人引导双方改换称呼。
祭祖:舅父点烛燃香,媒人在旁念吉祥语,随之由女方父母祭拜神明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
回礼:女家对男方所送来的礼物和聘金接受一部份.并给男方回礼六或十二件。
订婚宴:订婚仪式完成后,女方备茶点开宴席来招待男方(座位男右女左)女方备鸡腿并附上红包一份给男方幼辈,男方除备压桌礼外并赠给所有帮忙的人红包答谢。
送客:宴毕,男方宾客起程回家,女方幼辈捧面桶给男方客人洗手,如在外面餐厅则免此礼,送客时不说再见 。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
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二、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三、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吉祥话。
五、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七、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十一、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礼。
十二、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十三、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十四、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十五、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十六、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十七、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十八、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十九、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二十、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十一、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二十二、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二十三、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十四、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二十五、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二十六、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二十七、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
婚宴座位如何编排
主席: 男女家各设一席主席,可免顾此失彼。新郎、新娘座位应是男左女右。伴郎和伴娘的座位应安排在新人身旁。长辈和比较亲近的亲人如双亲的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的兄弟姐妹,都应该尽量安排在主人席或重要的位子。
副主席:安排给其它长辈及亲戚,如︰伯父、舅父、同辈或表兄弟姊妹等。
其它座位:根据男女主桌的位置,把女家和男家的宾客分为左右两排,男左女右。把宾客分成姊妹组、兄弟组、同事、同学、普通亲友和社团朋友等类别,尽量给同一类别的宾客分配一至两席,并编定台号。将座位表张贴在接待处,方便宾客对号入座。
请宾客在签名布留名时,可顺便记下宾客到达的情况,遇有太多宾客临时缺席,就可在入席前将已到场的宾客巧妙地集合在一起了。婚典俗信
礼、俗不可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一大特色。许许多多的礼节、仪俗都是靠俗信来支撑的。
婚礼上的"道具"很多,其中大项的是喜棚和喜房。喜棚是为了设宴招待客人所搭的临时建筑,也叫"酒棚"。这是喜事的门面,所以要搭得讲究、 漂亮,突出喜庆的气氛。比如窗框要漆成红色,窗的四角绘彩色的蝙蝠象征"福",娶亲的正中绘红双喜字;嫁女的正中绘单喜字。门框上要贴喜联,比如"易白乾 坤定矣,诗云钟鼓乐之","吹笙堪引凤,攀桂喜乘龙",横批则写"天作之合","龙凤呈祥"。
喜房:也就是洞房,是新婚夫妇的居所。通常做新房的是正面靠东的房间,民间说新妇娶到东房则"敦敦实实"。新房的门口照例要贴喜联,窗上 要贴双喜字,就屋顶角也要贴几个喜字。桌上则要放一些祝福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石榴、桂圆等等。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
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 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
马鞍 :多放在男家门口,花轿来到的时候,新人从花轿中出来,必须双双从鞍上跨过,取"平安"之义,故而有些地方的仪式歌说:"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
斗 :放在男家院中或香案上,盛五谷、红纸封口,或插入弓箭、秤杆。意思是"粮食满仓"。
镜子 :或用来装饰花轿,或由新娘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或放在斗中,意思是照妖驱邪。“回门”知多少?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后,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的父母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象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入洞房是“黄帝”定的规矩。
1、在2021年12月25日,本人将在XX大酒店为小女和女婿设宴,恭请各位光临。
2、儿子的婚礼定于12月25日在XX酒店,希望各位朋友一起来喝杯喜酒,一起热闹热闹。
3、小女终于觅得良缘,还请各位好友一起与我们两夫妻一起见证他们的幸福,谢谢大家。
4、结婚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而我的爱女也将迎来她的结婚典礼,希望各位好友能够来参加。
5、各位亲朋好友们,我女儿在12月25日将要举行婚礼,希望各位能够来喝杯喜酒,地点是在XX大酒店。
6、女儿终于遇到了她的如意郎君,做父母的非常开心,所以想邀请各位好友在12月25日在XX大酒店一起相聚一堂。
7、感谢大家多年对我的关怀和爱护,我与爱人将在XX年X月X日XX酒店举行婚礼,望大家光临,一起见证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