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11日 10:48
三观的形成是在持续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跟所处的社会体制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只是短暂的出国旅游或者公干,是不会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充其量会在一些生活细节或者工作方式方面,让当事人的内心产生些许的波动,即便回国以后也会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感到不适,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类似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甚至都无法上升到三观的层面,相信有过出国经历的人群对此都会深有感触。
当然,出国留学或者工作需要长期驻外的人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的概率和程度就会相对较大,尤其是留学生在出国以后,不仅生活习惯要逐渐改变从而融入当地的生活节奏,即便是学习方式和环境,跟国内的教育环境也存在天壤之别,一旦留学生的思想意识不够坚定,就很容易在转变过程中忘却了自己曾经的三观认定,甚至有很大的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跟在国内接受到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的留学生群体之所以屡遭质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留学以后出现三观颠覆的比例持续增加,无论自费留学还是公派留学都存在类似情况,毕竟如今已经进入到了社交时代,留学生在社交平台的言行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的留学生活,会让意志不坚定的留学生全盘否定国内的教育经历,仅此一点便足以说明出国对人生的三观影响是比较严重的,稍有不慎就会在意识形态方面在外国舆论和生态环境的鼓噪下抛弃了生养自己的祖国。
除此之外,移民出国的华人华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整体来说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从思想层面已经不再对国内的三观和社会体制认可,而是接受外国的三观认知才会选择移民,对这部分人来说,正是因为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颠覆国内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顺理成章,也是这部分人选择移民出国的原因所在。
出国留学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不过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大约各占50%,不过好的影响,获得的利益非常明显,所以掩盖了很多坏的影响,但是从获得机会的角度来讲,出国留学还是有非常大优势的。
我现在在一家留学机构做市场工作,对于出国留学这方面了解比较深刻,现在给大家来说一说其中的好处和坏处。
首先,留学之后,你就等于有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国外发展,一个是回国发展。一般出国留学人选择的国家大多集中在欧美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国内要好一点,获得好工作的机会也更加的多。而且中国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一般都比较好,在国外的工作生活中比较容易取得更高的成绩。
而选择回到国内发展的人,他们的起点会比国内毕业的学生要高一点,更容易快速的进入到公司的中层以上,工资水平也要比国内的同事好,这也算是出国留学投资之后所见到的最大成效,而起点上的差距,很多时候会决定你在一个企业的中点能走多高。我们这个留学机构分校校长,就是高中的时候成绩不好,到澳大利亚留学几年,学成归来就可以直接从主管做起,比别人少了3到5年的奋斗时间。
在从工作能力方面上来看,其实很多海归并没有比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更加优秀,但是他们的眼界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却更加宽阔。很多外国学校的管理机制都比较严谨,在学生毕业之前都会安排大量的实习,就等于在拿到学位之前就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国内的毕业生则处于从头做起的状态,只能做实习生积累经验,到了30岁以后才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就要落后别人很多步。
我们前文中说的都是出国留学的优势,再来说一下出国留学的缺点。第一点,留学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有了留学意向之后,你需要通过很多科目的考试。大学生出国留学,要求雅思成绩6.5分以上,还有不少国家认可的是托福成绩,要求的分数也不一样,而自学通过雅思考试的概率并不高 所以你需要找到一些机构对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专门的英语机构培训费用都不低,不少课程一天就需要消耗数千块,而这只是你出国留学投资的第一笔费用。
有了雅思托福成绩之后还有更多的其他硬性要求,在选择国家和学校方面也需要专门的机构帮你进行规划,而中学生出国留学还要通过国外的中高考测试,拿到一份成绩。大学生还需要在校的日常成绩和实习经验,这些如果你自己搞不定,就只能委托第三方机构,而每一项委托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钱。
出国留学之后,你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消耗都在20万元以上,而如果你中间某一年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学费无法上交,那你是无法顺利拿到相关的文凭和学历的。这个时候你回国就等于是没有任何资质的白人,没有任何方式能够证明你的学习经历。
还有很多人觉得出国留学之后可以拿到奖学金或者凭借勤工俭学赚取学费。这我只能说你有一些天真,奖学金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拿到的,也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拿不到的。而勤工俭学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不少人出国留学拿的都是留学签证,有一些国家会让持有留学签证的人不能够参加正常的工作,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薪资,也就是说在那边你不可能获得任何的收益来源,一旦资金不足,就会影响你的学业。
而且出国留学对于学校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不少外国的学校都是专门为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准备的,只是提供一个名头,而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帮助,大家去了就是混一个留学的名声和文凭却得不到相应的高质量教育。
出国留学有利有弊,学生和家长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不要盲目的决定。既得的利益非常大,而要承担的风险也很高,所以一定要三思后行。
第一、生活经历
1、毋庸置疑,留学首先是一种人生体验,这是你一直呆在国内体会不到的。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术,更是了解和融入西方社会的重要渠道。留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非常重要。
2、现代社会的信息已经很发达了。你可能认为你可以在媒体和网络上了解发达国家的一切,你可以想象你在国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这种想象和你在国外的实际生活绝对不一样。呼吸新鲜空气,体验人文关怀,将是你在家无法效仿和品味的体验。就像我们在电视剧场景中看到过无数的爱情故事,但只有真正经历过爱情,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彩和无奈。你为什么想出国留学?留学就能高人一等?
3、出国留学会大大开阔你的眼界,真正体验多元文化,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从容面对胜负的心态。也会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人性和社会,也会让你更加关心和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二,学习语言
家长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在澳洲读完两年高中,你的孩子的英语水平至少可以达到国内英语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不考虑其他学习成绩。在中国学英语可能会在一些考试中得高分(包括雅思、托福等。),但是语言运用能力在国内环境下很难突破。
第三,增加上世界名校的机会
根据近期世界500强大学排名,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排名第53位,墨尔本大学排名第82位;清华大学排名201-250,复旦大学排名301-350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曾经出了一本书《世界名校》,里面列举了各个国家的名校,比如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在美国,英国的牛津和剑桥,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和墨尔本。遗憾的是,书中没有提到中国的学校。似乎作者认为中国没有一所大学可以称得上世界著名大学。所以留学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一个让你上世界名校的机会。
第四、增加职业选择的机会
有两层意思。第一,国外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广泛,很多在国内还是空白,或者国内同等专业不被国外普遍认可,典型的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学专业。如果你想出国实习,那么你只能选择拿国外的学位。第二,在国内申请研究生时,大部分还是要求同专业学士学位,而出国读硕士更灵活,不要求学历考试,转专业更方便。比如英语专业可以报考会计、教育、传媒甚至IT专业——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1、动词 (verb的缩写)资源利用与阅读效率
以世界标准来看,中国的教育资源还是比较差的。尽管大学一再扩招,但师资和教学设施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跟上。国外丰富的教育资源正好可以为我所用,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理念、教学设施都比国内先进。如果有条件,当然要出国留学。另一个优势是时间。我们知道国内大学的标准学习时间是本科四年,硕士三年,而在澳洲、英国、新西兰等国家,本科只需要三年,硕士一年,大大降低了留学的机会成本,因为比国内同龄人早三年硕士毕业就可以开始职业生涯了!由于学习时间短,有人怀疑其教学质量。这基本上是不必要的担心。国外的教学方法比国内的更有效。平时学术工作强度挺大的,宽严相济非常明显。但是,国内的大学是宽大的,宽松的。很多人来咨询都承认自己“混”,一个原因就是“好混”。从大学的国际声誉来看,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取决于教学和科研的质量而不是学制的长短。
2、不及物动词渴望改变现状
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在国内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工作,比如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汇丰银行、微软、互联网、惠普、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但是他们渴望职业发展有所突破。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鉴于企业中的竞争压力,他们意识到要保持持久的竞争力,需要不断充电和学习;或者他们已经到了一定的职位高度,觉得很难有所突破(职场中常说的“玻璃天花板”)。这个时候,选择出国深造,正是时候。有一些人想改变现状,但他们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他们希望通过留学获得相关的海外学位,然后转行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发展。这也可行。
影响还是挺大的,不论是价值观还是工作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里首先说说出国留学对工作的影响,现在很多的人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出国留学的人如果在国外发展的话,会因为努力工作从而在国外会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机会,进而扎根在国外。而对于回到国内发展的留学生而言,如果进入到公司的话,那么会比在国内上学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公司也会因为你在国外留过学,从而和国内的毕业生给出的起点不一样。比如,国内的毕业生找工作的话,一般都会从实习生开始,而国外的留学生则是会从主管开始做起。这是因为在国外,很多的大学课程在学生毕业的时候,会设立很多的实习机会,同时这些实习也会决定你能不能毕业。因此,当国内的大学生还在公司实习的时候,而国外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实习的经验,因此会比国内的大学生高一个阶层。在价值观方面,因为在国外上学,所以会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氛围,也会接触到不一样的学生。也因为文化的差异,再加上国外的开放性思维,因此很多人的价值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或者你会见到资产上千万的CEO会辞职考研,身价百亿的富二代打工供自己读书。因此,在国外留学的话,虽然会遇到各种和国内不一样的事情,但是有些真的和你的价值观不同,从而也开阔了眼界,并且会突然发现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而且还有很多的学生认为在国外上大学的话,还可以获得奖学金或者是勤工俭学。
其实,在国外留学的话,学校会对留学生进行管制,从而禁止学生们打工挣钱,至于奖学金的话,如果不是非常优秀的话,那么一般人是很难得到的,也几乎不可能得到。
首先,从就业讲,对毕业生而言,虽然优势没有以前明显,但留学学历目前仍然比国内学历更受待见,除非是野鸡大学。当然,工作几年后再进行职场竞争,更多是看经验和能力了。
其次,你的性格和人生规划。先举两个反差较大的现象:
在国外上学,有的学校中国学生比例非常大,身在异乡你会习惯性地选择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坐一起,写作业一起,宿舍或校外租房一起。放学了也一起逛街。然后你的英语仅比国内学生好一点但口语真心一般,我见过太多。还没毕业家里人就开始托关系帮你找工作,你自己对自己也非常迷茫......
另一种情况,你觉得出国了应该对得起父母和自己,要充分利用资源,所以你尽量去和外国同学打成一片(尽管非常难),多跟老师请教,多了解当地和国际经济、文化趋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变得积极主动。你去争取到当地实习机会,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你的英语也非常地道,你的目标感非常强,毕业后你要么在国外继续深造、工作移民,要么回国去知名企业或创业……
两个反差很大的现象。有很多人英语一般,思维一般,只是混了个文凭;有很多人英语很棒,很有眼界和想法,不论选择哪条路都有清晰的方向。
所以有哈佛毕业在国企做投资混着的,有雷丁毕业在伦敦的高盛工作后又回国创业的。这真的跟他们的性格和人生规划相关。
如果你受父母影响很大,且他们性格求穏保守,毕业想你找个高薪的铁饭碗,其实国内读研或有关系比什么都强,别去造父母攒下的那点钱。
如果你一直很上进,也想改变、突破自己,国内外深造都可以。
最后,为什么我还是倾向留学。是因为相较于钱,我们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感更重要。
在海外留学对人的性格、眼界与规划的影响很大,思维和认知的碰撞,不是多几次国外旅游就能获得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它会影响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