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5月17日 16:29
忆往昔峥嵘岁月,在悠悠岁月长河中的演艺圈曾有无数 “一闪而过” 的耀眼的新星,她们有靓丽的外形,有精湛的演技,在银幕上尽情的展现自我,成为了一代人又一代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与刘晓庆齐名的女星 陈烨 就是散落在这些光阴中的演员,在事业辉煌时离开的她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l 01
1955年陈烨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生活优渥。在她家的不远处 就是上海歌剧院。只要陈烨站在卧室的窗边,就可以看到歌剧院里面的一切。
所以陈烨总能看到在排练节目的演员们,她们把自己打扮成各种模样,小小的陈烨趴在窗边,目视着一切,感到好奇。
有时陈烨也会学着演员的样子在家中吊起嗓子,可爱的模样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1973年陈烨高中从上海华山中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上海郊区的五四农场工作。
她所需要做的事就是糊纸袋,因为心灵手巧和生性要强,她总是很努力地工作,并且超额完成任务,不久便被提拔为车间主任。
然而在农场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不仅要八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而且地板还是泥地,养尊处优长大的陈烨只能和别人一起睡铺着稻草的大通铺,但对此陈烨却一直毫无怨言,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陈烨一直积极的生活。
临海的上海郊区冬天十分寒冷,心疼陈烨的陈烨母亲为她缝制棉衣,陈烨才能勉强能抵御冬天刺骨的寒意。
在五四农场的经历也锻炼了陈烨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良好品质,幸运也随之而来。
青少年时期的陈烨外形靓丽,明眸皓齿,而且成绩优异,在她的想法中她是希望于考取理工科的大学,成为为国家建设的人才。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改变了她人生的方向。
那是年是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准备拍摄故事片《难忘的战斗》,在全国各地挑选合适的演员,在万千照片中导演看中了陈烨,便派人到到五四农场对陈烨进行面试。
但毫无表演经历的陈烨略显紧张,只能给面试人员表演了一套广播体操和讲述了一个名为《爸爸的眼睛》的故事。
面试结束后面试官没有给陈烨一个具体的答复,只让她安心等通知就离开了,对此陈烨认为应该是没有机会出演电影。
但不久之后,陈烨竟然收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来信,信中内容是剧组通知她面试通过,让她准备到上海电影制片厂试镜。
在试镜的过程中她被列为最后一名候选人,但由于导演组认为她与主角 “范可君” 气质最为接近,于是就被选中担任电影《难忘的战斗》中的主角—— 会计“范可君”
因此陈烨离开了上海郊区的五四农场正式踏入了演艺圈成为了一名电影演员。
虽然小时候的陈烨经常在家中看到演员表演的样子,但是自己却是第一次演戏,心中难免十分紧张。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组对陈烨循循善诱,教会了陈烨什么叫气质、素质、节奏感,自我感觉、内心体验、外部动作等表演元素,这些名词对陈烨说来既新鲜又陌生。
但在导演组的谆谆教诲下陈烨逐渐掌握了精髓,顺利地将人物“范可君”完美地诠释在大众眼前。
电影《难忘的战斗》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陈烨也凭借靓丽的形象和清新的演技,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上海电影制片厂也看中了陈烨的天赋让她成为了制片厂的临时演员。
尔后陈烨便连续出演了电影《阿夏河的秘密》、《蓝天防线》等影片,虽然只是一名配角,但在为数不多的镜头下陈烨的演技仍旧可圈可点,让人难忘。
也是在多部影片的磨砺下她的演技与日俱增。
在电影《曙光》中陈烨她扮演了一个既单纯又坚强的青年红军女战士金梅英,陈烨在表演中将人物的层次感淋漓尽致的展示。
恰到好处的表演使得陈烨最终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聘用,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陈烨渐渐在中国大陆打开了知名度。
1980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邀约下她出演了电影《丹凤朝阳》,并在其中扮演女主角卢文凤。
该影片又为她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尔后又参演电影《405谋杀案》、《垂帘听政》饰演各种各样的人物,如同“孙悟空”一般仿佛拥有了“七十二般变化”。
在演技的加持下,靓丽的陈烨逐渐走红,事业越发红火,成为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能有刘晓庆齐名的著名影星。
不仅出演了多部电影,而且还在舞台剧中拥有精彩表现,甚至担任过上海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是中国的出国潮,全国各地掀起了 “出国热”
已有成就的陈烨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便辞去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一职,自费去美国留学,在赫斯顿大学戏剧系进修表演专业。
在留学期间陈烨也曾回国拍摄《一代妖后》,在其中饰演慈安。
这也是陈烨的最后一部电影,直到1998年参与了影片《库尔勒香梨》的制作。至此以后她便逐渐淡出了演艺圈。
l 02
在美国留学期间陈烨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是一名地道的美国人,在美国担任律师职务的查理·福斯特。
文化差异并没有成为两人不可跨越的沟壑,因为查尔斯一直担任亚洲协会休斯顿分会主席,从事中 美文 化交流工作,所以两人相谈甚欢,并很快的确立了恋爱关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烨和这个美国小子喜结良缘,成为夫妻。
不久便生下了两位可爱的混血宝宝,移民定居美国后陈烨的生活重心也放到了美国。
因为两个小家伙的诞生,陈烨也暂时放下了演艺事业回归家庭,虽身处异国他乡,但一直都心系祖国,于是给大儿子取了中文名,陈霞客,给小儿子取了中文名,陈安东。
回归家庭的陈烨一路陪伴儿子长大,在他们人生中的重要场合都从未缺席,记录着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但即使如此,她也没放弃对表演专业的追求,自主创作了一个剧本——《孙悟空》,并告诉儿子“孙悟空”在中国是和“superman”一样的存在,并且比超人还要厉害,一直给儿子灌输着中国文化。
《孙悟空》诞生以后陈烨便自己担任导演,在美国寻找演员出演剧本,影片一经上映便收获众多好评,陈烨用自己的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好的在美国传播出去。
在对儿子的教育中陈烨也从不疏忽,不仅教育孩子不能忘记中国,让他们时刻牢记 中国也是自己的故乡,要热爱祖国文化。
而且陈烨还将自己从前在五四农场的生活写成英文作文,题目取名为《我的农场》,经过仔细地琢磨,陈烨又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做了改编,创作了一部舞台剧,由自己饰演当初的自己。
在陈烨的言传身教下她的两个儿子也成为了坚强、勇敢且善良的人。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陈烨的孩子也逐渐长大,陈烨才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从表演艺术家转型为 社会 活动家,和丈夫一样一直致力于中 美文 化交流。
在美国华人中陈烨拥有不小的影响力。陈烨一家四口在美国生活得十分幸福。
l 03
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中国在最初成为了受灾最为严重的国家,远在美国的陈烨一听消息立刻和丈夫组织当地华人一起购买物资送往中国,虽不在国内,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她永远热爱和心系祖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离开多年的陈烨总是会在每一个传统节日中想到故乡,想到曾经的故友,思念到深处时常常会泛起泪光。
当年跟随出国潮出国的影星,许多人都过得凄凉,但陈烨凭借自己曾经锻炼下的品质,将人生过得十分精彩。
有的人在时光的沉淀下会变得更加美丽耀眼,我想陈烨就是这样的人。
懂得取舍,才能完美书写自己的人生。
在此衷心祝愿陈烨老师晚年安康。
20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国内迎来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出国潮”,其中不少原本有可能成为影坛中流砥柱的明星们也加入了这股潮流。
(八九十年代的很多年轻人都有一个“出国梦”)
她们出国的原因有很多:进修,留学,看外面的世界等等。
其中很多当时很红的女明星出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收入和待遇。
比如1981年-1982年李连杰作为电影《少林寺》主演,片酬一天一元钱,两年多的拍摄李连杰共挣了700元,而当时中国香港某配角演员的片酬为一天5000元。
1982年,《少林寺》内地公映后,以1毛钱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在香港也创下了1616万港币的超高记录。
成龙在80年代初,接受采访时曾亲口承认自己的片酬为480万港币。
1983年刘晓庆主演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火烧圆明园》的期间,剧组没有安排单独的房间,让她在一个演丫鬟的香港演员房间里打地铺睡。
《火烧圆明园》拍摄期间,刘晓庆每餐只有个馒头,而来自香港的梁家辉则有餐车送饭,而且饭菜有鸡有鱼。
(《火烧圆明园》梁家辉和刘晓庆)
陈冲、张瑜、龚雪、姜黎黎、殷亭如、张伟欣、李芸等当年十分著名的女明星都走出了国门。
古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她们如今过得如何呢?
一,陈冲。
(陈冲获得百花奖影后。)
1981年第三届百花影后,20岁的陈冲在飞机舷梯上挥一挥手告别了故乡和送别的亲人,前往美国留学。
陈冲来自一个留学世家,在美国,她通过在图书馆打工、在餐厅洗碗甚至刷厕所挣生活费,努力奋斗,最终闯荡美国好莱坞,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陈冲在影坛的最好成绩还是在华语影坛获得的,她得过两届中国台湾金马奖影后,一届最佳最佳导演奖。
(《误杀》剧照)
陈冲已加入美国籍,1992年和华裔著名心脏科医生彼得结婚,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许文婷毕业于哈佛大学,小女儿许文姗是一名演员。
(陈冲全家福)
陈冲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二,张瑜。
张瑜是80年代初首屈一指的女明星;1980年成为百花金鸡双料影后。
1981年主演影片《知音》和《小街》,让她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内连获四冠的演员,分别为: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
1985年,留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学习电影电视制作,后攻读硕士学位。
1993年,回大陆重返影坛。
现年63岁的张瑜也是美国籍,但1984年与张建亚离婚后,未传出再婚消息,如今依然孑然一身。
三,姜黎黎。
1980年姜黎黎因《红牡丹》红遍大江南北。
1983年凭借《赤橙黄绿青蓝紫》获得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姜黎黎和汪宝生及女儿。)
1993年姜黎黎举家赴美到洛杉矶发展,并在一家网络电视台当主持人。
1997年姜黎黎又将事业重心转回国内。
2017年,63岁的姜黎黎在电视剧《爱来的刚好》饰演配角。
四,龚雪。
龚雪号称八十年代中国第一美女。
(郭凯敏与龚雪。)
1984年龚雪凭借《大桥下面》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其后出国留学。
1986年,龚雪从日本直接飞往美国与张迅结婚,定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此后离开了电影圈,成为全职太太。
1988年11月生了个女儿,相夫教女的龚雪已经完全淡出了娱乐圈。
(龚雪一家)
来美国后,龚雪从未打工,丈夫张迅以及在美国的许多朋友给了龚雪较为安逸的生活。龚雪经常在家或在电影院看电影。
2006年回国定居。
五,殷亭如。
1983年殷亭如因《锅碗瓢盆交响曲》走红。
(殷亭如剧照)
1985年,她赴美自费留学,最初考进纽约州立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电影专业,继而又考入俄亥俄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随后殷亭如定居美国,不幸的是殷亭如于2017年6月11日因病于美国去世,享年62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追求幸福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选择需要谨慎。
八九十年代出国的人,很多都在九十年代中后期重新回国发展,但有很多人都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在去年美国福布斯《亚洲三十岁以下精英榜》的评选中,娱乐体育类目下,18岁的欧阳娜娜入选。
福布斯是这样形容她的:完成不可能之事。
之前,正当大家都以为欧阳娜娜接下来要在演艺圈越走越开阔的时候,突然在她18岁的生日会上就宣布自己再次考上音乐名校伯克利,准备重新出国留学,重返校园。
本来以为退出大众视线的她会蛰伏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在留学圈一样“风起云涌”。
同许多留学生初到国外一样,欧阳娜娜也坦言,自己身在异国最不适应的两个地方,一是文化差异,二就是语言。
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在镜头前坦言对自己英文水平的不自信。
在之前的一档综艺里,欧阳娜娜与小S等六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经营一家浪漫花店,节目里小S认为她已国外留学多年,英语水平应该不赖,而欧阳娜娜却回答自己很怕讲英语。
而现在的她,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完全看不到当初的不自信,甚至还发布了一张庆祝自己20岁的英文专辑。
The Best For You
想必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语言吃到的苦,也只有留学生们才能够感同身受。
大家可能都会羡慕欧阳娜娜有优越的家境,漂亮的脸蛋,惊艳的大提琴天赋,以及轻而易举考上国外名校的能力。
甚至留学生们都想活成她的样子,来过一过这个才20岁却多姿多彩的少女生活。但实际上,在伯克利求学的她和平常的留学生并没什么两样!
身为女明星的欧阳娜娜,日常过得也和普通留学党一样苦逼...
一边吃早餐一边化妆,为了赶时间,在厕所里吃披萨。
上课快要迟到时,狂奔去教室的路上风中凌乱。
为了final,什么时尚什么好看,通通丢掉!
为了按时完成PPT、Midterm Project,通宵赶作业。
看到这儿,相信绝大部分留学生都相当有亲切感,仿佛欧阳娜娜不再是光彩照人的女明星,而是一起为了期末考凌乱的同班同学nana。
要说到留学前后最大的变化,那必须要是厨艺的长进了!
在家谁还不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小王子呢,可一到了外面,可能只能用“生活所迫”四个字来概括了~
和大多数留学党一样,欧阳娜娜不仅会在国外自己做饭,还会货比三家挑选食材,选择最便宜的那份。
都不用多久,蒸煮炸煎炖炒就样样都会来一点了,嗯,有种中华小当家内味儿了。
实在不会做饭,只能祭出最后的大招:老干妈!
只能说,女神的女神还是老干妈~
虽然,留学的确不容易,但是你的付出都是会有回报。
需要同时兼顾学生和艺人双重身份的欧阳娜娜,在如此忙碌的情况下成绩还能拿到A+。
那我们平常只需要学习的同学是不是更应该要努力起来,不辜负自己的这一段留学生涯呢?
对有些人来说,留学的意义在于体验,对有些人来说,留学的意义在于成长,对有些人来说,留学的意义则在于尝试。
我们都深谙留学路上的艰辛,当你看到周围人风花雪月,年少有为,自己却从考托福的折磨转变到深夜赶due。当然你也可能时常产生自我怀疑,回想当初的决定对不对,但是当你成功坚持下来之后,你就可以笑着告诉自己人间值得。
都说欧阳娜娜活出了留学生最想要的样子,那你为什么不努力一把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许多的电影明星,他们不靠滤镜与美颜就没美的让人如痴如醉。
龚雪就是这么一位纯天然美人,她不仅在电影荧幕上给我们留下过许多的经典的形象,还成为了一代“双料影后”,实力不可小觑。
不过,娱乐圈一直是一个充满了是非的地方,不少艺人要承受的压力是普通人的好几倍。
这些压力除了那些是是非非,还有就是一些黑料,也有许多的艺人就是被社会舆论给毁掉的,龚雪也是这样一位被毁掉了前途的艺人。
龚雪出生于1953年的上海,从下她就对表演有一种莫名的好感。
在她三年级的时候,她就参加了少年宫,并且跟着少年宫一起演出。
龚雪的母亲是一位摄影师,而父亲则是从事美术方面工作者。
这样的家庭环境也让龚雪对这些艺术类的东西十分的好奇。
当年的龚雪很喜欢看电影,基本上能看就不会错过,并且看电影的时候就模仿电影里的人物,拉着自己的朋友一起“搭戏”。
之后,到了中学时期,龚雪越来越文艺,只要学校里有表演类的活动,龚雪肯定会参加。
因为她心里早就有了一个演员梦,她知道,每一次上台都是在磨练自己。
在初中毕业之后,进入了70年代,龚雪下乡开始务农。
不过心中的表演梦并没有被她给忘却。
73年,龚雪选择了参军,成为了一位文艺兵。
在团里,龚雪的气质可以说是碾压了所有人,在人群中,龚雪就像是会发光一样。
之后,龚雪就经常跟着部队去到处演出慰问,有机会时也会参加一些电影的拍摄。
第二年,龚雪又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中当演员。
经过了多年的磨练,每次龚雪参演影视作品时总能够展现自我。
随着一些影视作品的播出,让人过目不忘的龚雪知名度开始越来越高。
在演戏时,龚雪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她曾对导演提出过自己一人分饰两角的要求。
最后她还获得了成功,并且受到了不少的圈内人士的认可。
而这部一人分饰两角的作品就是在79年拍摄的《祭红》。
到了82年,龚雪被调进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中。
随着一部部作品的热度积攒,在《大桥下面》这部作品播出之后,龚雪的热度直接达到了顶峰。
这部作品造就了龚雪,让她直接成为了80年第一代上海绝色女神,也成为里不少男人的梦中情人。
凭着这部作品中她优秀的演技与出众的容貌,龚雪拿下了当年的百花奖与金鸡奖,直接成为了一个双料影后,事业路也是变得十分的平顺。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龚雪在如今肯定就是一个影坛中地位与成就极高的演员。
不过,在刚获得影后不久,龚雪就突然“消失”在了影坛之中。
其实龚雪是因为被卷入了一场“流氓案”,所以她选择了退圈。
86年,当时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不少人也从保守的态度变得开放了起来。
而嫌疑人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他们召集了很多的年轻女子阻止了一场“贴面舞会”。
在这场舞会上,嫌疑人就对不少的女子动手动脚,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名声而选择了忍气吞声。
在之后嫌疑人被捕后,警方透露出了这场舞会的名单,其中就有一位龚姓的女子。
结果就开始有人故意造谣,把脏水都泼向了龚雪。
有人表示,自己看过名单,这个人就是龚雪。
这不仅让龚雪的名声尽毁,事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之后的龚雪一直都在为自己发声,表示自己与嫌疑人根本就不认识。
可这个谣言越传越开,大家根本就不关注龚雪说了什么,而是在乎谁能爆出更多的料。
很快,龚雪不仅没了清白,还被抹黑成帮凶。
不管自己声明了多少次,关于她的留言还是满天飞。
也是从这开始,龚雪就产生了退圈的想法。
一段时间后,忍无可忍的龚雪才下定决心选择出国留学,离开这片伤心之地。
流言蜚语的压力让她的生活变得昏暗无比,被迫出国的龚雪去到了美国。
而就是在美国,龚雪很幸运的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张迅。
张迅是一个北京大学的博士,在美国工作,不仅人踏实,还才华横溢。
龚雪也是看上了这一点,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龚雪也在美国生下了女儿张遐。
从那之后,龚雪也开始了自己相夫教子的生活。
当年龚雪是生活非常的充裕,有时间就可以去看电影,在家修理花园。
龚雪在美国从没有打过工上过班,因为张迅给她提供了最好的生活。
张迅不仅能够给妻子女儿一个好的生活,还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也是一位十足的好男人。
自从龚雪嫁给了张迅之后,她再也没有为“流氓案”而烦恼过,每天过的都非常的开心。
并且龚雪在退圈后还受到了很多剧组的邀请,除了在1993年,她在一次参演了作品《股市婚恋》之后,其他的作品她全部都推掉了。
女儿张遐也很快长大成人,但她没有跟母亲一样走影视行业,张遐成为了一位插画师。
一直到2006年,53岁的龚雪才回国定居,选择了落叶归根。
这时,丈夫也随着他把事业转向了国内。
因为一直在国外,龚雪也结交了很多的好朋友,于是她把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都邀请到了一场宴会上。
在宴会上,龚雪对着所有人说:“我要回家了,”这句话意味深长让人鼻头一酸。
如今的龚雪依旧是到了67岁的年纪了,虽然美人迟暮,但是她的气质仍在。
不管龚雪是否还在娱乐圈里,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只要过得幸福就是最好的。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龚雪在一些人的眼中从来就没有老过,她给我们带来的角色也都还历历在目。
只希望今后龚雪能够一直幸福下去,女儿也能早日获得成功,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