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3日 23:37
出国留学交社保的方法是:
一、如果属于本市城镇户口,档案存放在户口所在地区、县职介中心或人才中心的个人委托存档人员,属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存档部门按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缴纳社会保险费业务,同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并累计缴费年限。
二、如果属于本市城镇户口,档案存放在户口所在地街道社保所,并办理了失业登记手续,则属于本市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不能办理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业务。
出国留学不影响社保啊,如果你要愿意去教的话,你每年继续交就行。
当签完用人单位的合同之后,即开始算工龄。即使没有工作,也要缴纳社保,社保不能断缴,出国留学之后,档案留在当地教育局,留学归国之后属于应届毕业生,专业大类需要根据当地的公务员考试要求进行咨询。
出国之后本人的户口档案留校,本人的社保也可以继续缴纳,当社保缴纳满十五年后,公民退休时即可享受养老待遇。
社保可以补缴,社保由2部分组成,如果转移,公司缴纳的部分不会转,仅转移个人的部分。养老保险是看累计年限的,累计15年,到退休就可以按规定领养老金。
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就读的学生,可由学校开具就读和无医疗保险证明,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社保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在本市发生的符合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
1、定义:
社保包含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公积金指的是用人单位和个人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2、处理:
(1)如果当事人只是暂时出国学习、工作,并没有改变国籍的话,可以将其暂时封训,待回国后继续参保缴费或者享受待遇;
(2)如果是改变国籍移居他国,可以持相关材料办理社保退保销户及公积金提取手续。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国家没有相关的强制性规定。即将出国留学需不需要看个人的,都是自由选择,但是最好还是缴纳社保,多一层保险。
虽然出国留学,但是如果在国内缴纳了社保,还是可以享受到相关待遇的,外国的月亮不一定都比中国的圆,在国外的医疗系统不一定做的就有中国的好,即便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你去国外留学,用的身份还是中国国籍,不是当地人,也没有取得所谓的当地国家的绿卡,不一定就能申请加入当地国家的医疗社保。
一个在眼前的事实就是面对疫情的时候,传统的西方国家的医疗系统是什么样子的,都能够看得清楚,相比之下,还是国内的医疗系统过硬,人在国外求学,在国内购买社保,一旦遇上什么事情,可以随时回国处理,举一个例子:如果在国外感染了新冠,随时可以回国治疗,国内有丰富的抗疫经验和治疗手段,最大限度地帮助个人度过难关,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又不是当地人,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处理。
当然,如果个人决定去国外留学后,不打算回来了,得到了移民的名额,那么和国内切割都是自然而然的,国内社保也就不必缴纳了,即便缴纳了,也不会承认,中国不承认双重或者多重国籍,如果申请移民,获得他国国籍了,将视为自动放弃中国国籍。
个人档案存放的地方,要能直接领取,就可以了,出国后,一样交纳养老和医疗保险。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016年2月起,广东、天津、云南、甘肃、贵州、江苏、上海等地方下调社保费率措施。2016年2月3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在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2016年6月,随着平均工资的公布,北京、上海、重庆、安徽等多地调整了社保缴费基数。由于平均工资的增加,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调。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统计口径范围,社保缴费基数将有所降低,这有利于减轻低收入者缴费负担,让更多低收入者交得起社保,享受社保待遇。同时,低收入者拿到手的工资也有望增加。
【基本介绍】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时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在社会保障的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一是德国在俾斯麦时期首创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在1935年美国建立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并将社会保障制度化,这对二战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全球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二战是个分水岭。总的来说,二战以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的项目、覆盖率和保障的水平等方面各国可能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社会保障只是保证居民拥有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二战以后,社会保障进入到另一个阶段,福利国家纷纷出现,其先锋是英国。
20世纪7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纷纷出现于工业国家。
【主要特点】
五大特征
1.社会保险的客观基础,是劳动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保险的标准是劳动者的人身;
2.社会保险的主体是特定的。包括劳动者(含其亲属)与用人单位;
3.社会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
4.社会保险的目的是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
5.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及财政的支持。
保险对象范围限于职工,不包括其他社会成员。保险内容范围限于劳动风险中的各种风险,不包括此外的财产、经济等风险。(有些公司计算五险一金并不是按照员工实际工资,而是另外设置基数计算缴纳的)
特征简介
1.保障性:指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2.普遍性:社会保险覆盖所有社会劳动者。
3.互助性:利用参加保险者的合力,帮助某个遇到风险的人,互相互济,满足急需。
4.强制性:由国家立法限定,强制用人单位和职工参加。
5.福利性:社会保险是一种政府行为,不以盈利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