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对大学生出国留学有多大影响
对中国就业影响有限;对中国物价影响可控,以及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
对中国就业影响有限。当前中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稳步扩张,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直接带来就业岗位净减少的规模有限,风险完全可控。机械设备、医药、钢铁有色等行业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部分企业对美出口额小幅下降不会引起大规模裁员。同时,考虑到部分出口商品可以转向其他国家或者国内市场,就业岗位实际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小。
另一方面,中国就业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中国物价影响可控。总的看,中国对美大豆、猪肉等进口农副产品加征关税,对国内CPI影响相对有限。近年来,中国从美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是大豆,进口值在130至160亿美元,占从美进口农产品总额的60%左右。
从产业链看,大豆主要通过影响油脂、饲料、豆制品价格来影响CPI。目前,中国国内油脂供应比较充足,尽管加征关税后豆油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棕榈油等丰产会发挥替代效应,整体上油脂价格仍将保持低位。
饲料方面,大豆粕在饲料中比重较小,近期猪肉价格下跌导致豆粕用量进一步缩减,未来即使豆粕价格涨幅扩大,对肉价影响也相对有限。
豆制品方面,占食品类CPI的权重较小,影响更为有限。据初步估算,假设大豆价格上涨25%,将拉升国内CPI约0.25个百分点,平摊到全年,预计CPI波动中枢将保持在2.4%的水平,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
进一步考虑其他国家农副产品对美进口品的替代效应,中国对美大豆、猪肉等加征关税的反制行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将会更低。
相反,中国选择大豆对特朗普政府进行反制将会对美国经济会产生较大冲击。中方研究表明,若中国选择全面禁止进口美国大豆,由于中国需求量很难被其他国家替代,将导致美国相关行业国内增加值减少129亿美元,就业减少达8.6万人。
从PPI看,由于中国对美直接出口的钢材、铝制品、化工品规模有限,美国对中国相关出口品加征关税,对PPI影响有限。
对中国市场影响不大。从供给侧来看,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出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逐步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进行转嫁,最终结果会由出口商、上游原材料、零部件供货商以及美国采购者共同承担,并不会完全由中国企业负担。
此外,中国出口企业不仅可以选择内销市场和其他国家出口市场进行对冲,而且还会有企业库存周期进行源头化解。
从需求侧来看,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拓展,对高端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美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产品市场可以部分转向内销。据测算,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首次超过美国,达到40.4万亿元人民币(8.42万亿新元),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市场。
从汇市看,国际市场并不看好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近期美元指数超预期疲弱就是其中一个例证。考虑到特朗普新政红利可能进一步衰竭,欧日等非美经济体持续复苏态势明朗,美元指数将大概率维持震荡下行态势,这意味着人民币未来还有一定升值压力。
但是,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持续改善、物价水平低位运行等积极因素,预计全年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双边波动态势,汇率预期基本稳定。
从债市看,尽管贸易战使美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转弱,但在短期通胀高企情况下,预计美联储今年内还将加息两至三次。届时中国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将会出现阶段性高位震荡,全年来看将基本延续稳定运行态势。
从股市看,尽管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可能会影响中国相关进出口行业效益,但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内经济将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升级顺利推进、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都将为股市温和上行营造良好的基本面。
出国留学的苦恼
最近有朋友向我提出,他的孩子想在初中毕业后出国留学希望我帮忙劝孩子放弃这个想法。
到底出留学好,还是在国内参加高考“挤独木桥”好呢?这是可能是很多考生家长和学生的困扰。
首先,孩子到了14、5岁正是叛逆最严重的时候,家长说东,孩子偏要说西。其实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何去何从,但是就是要另辟蹊径;
其次,有些孩子性格多少有些叛逆,特别在初高中阶段,课业压力大、学校批评多、家长管的严,孩子自己的想法比较多,越是这样的孩子越不受老师的待见、欣赏,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家长与孩子沟通不畅,虽然是健全的家庭,但是经常双方父母或其中一方忙于工作或时常出差在外,长期无人细心呵护,孩子经常处于放养状态,沉迷游戏、视频等电子虚拟世界,不能融入现实生活。
再有一种是,孩子独立意识很强,家长也是非常开明的那种,从小就给孩子树立了高远的志向,希望给孩子创造自由的空间,托举起孩子更高更远的梦想。
以上几种情况的家庭都可能考虑让孩子未来走出国留学的路。
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来进行分析:
一是对于自理能力不强,出国主要是想逃避国内高考或者挤独木桥的情况。现在小龄学生出国越来越多,孩子自理能力还没养成,出国前认为主要的问题是语言关和学习关,但是真正出去才知道,最大的难关是身体关、习惯关。很多身边的留学生出国3-5年后大多会患上胃病、通风、糖尿病,西方的饮食不是我们想象的西餐的情况,我的孩子曾经很喜欢吃西餐,出国前我认为他会不一样,能适应的比较快,但是经过五年以上的病症他一样不少的都获得了。
二是出国前不要只听不看,决定出国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想去的国家去看一看,与当地的近几年的留学生聊一聊,看看他们的处境到底如何。不要只听回来的人讲多么多么好,或者在网站上看,更不能听中介机构的人给你天花乱坠的讲多么多么美好。我在办完孩子留学的手续后,两次送孩子到国外,见到很多留在国外的留学生虽然住着几百平方甚至带游泳池的别墅,但是从事着房产中介、餐馆老板、旅游兼司机等很底层的工作,在当地没有任何地位。他们的生活看上去挺富裕,但是想达到国内平时同事们一起聚聚吃饭,周末家人一起度假的生活,很不轻松。要知道在国外吃一顿4-5个人的泰餐或者中餐都要1500元人民币左右,很多人根本请不起客。
三是对于目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这一点预计大家都清楚,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对留学生的降温,以及中美贸易战叠加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出国留学成本、未来预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出国留学很有可能成为花费巨大,前途渺茫的赔本买卖。
也有意外,就是孩子有一颗胸怀天下,造福苍生的心,出去看是世界,将来改造世界。现在付出再多都值得!但这需要多么大的奇迹呀!
中美贸易战正式开打,对我们有啥影响没
影响肯定会有影响。最直接的可能就是出口企业日子难过(这个不能断言,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大退税力度来降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双方贸易额度肯定会下降。我们的汇市面临更大的压力。通胀肯定会有,但是程度大小不敢断言。未来的美国进口产品和利用美国核心技术,与原材料的产品会大幅度价格上涨。出国旅游留学的成本会提高。日子会比以前过得紧张一些。去年对美国出口额度约5000亿美元。进口额度1300亿美元。也就是去年中美贸易。中国政府(中国的强制结汇和退税政策,所以美元归政府)获得3700亿美元外汇。贸易战我们是肯定不想打的。但是美国那边产业调整,想把很多产业拉回国内。是必须要跟中国打贸易战的。这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较量。而且双方为了国家利益展开的较量。
退路还是出路?高考后留学芬兰真的适合你吗?
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6月3日,教育部预警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加深,中美关系越发不明朗,而留学美国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海外就业变难,海归优势减弱。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统计,2017年留学美国学生中,80%的留学生没找到工作最终回到了中国,在少数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的学生中,半数的留学生仍是以OPT身份留在美国,16%的学生拿到了H1B。同时,《蓝皮书》显示,多数“海归”回国后的月薪在1万元以下。
语言始终是融入当地的第一关。市一中崔老师介绍,“法国留学生小周表示法语太难学,上课很困难,更别说在当地就业移民。”他告诉记者,这些年观察出国留学的学生,很多人毕业后就业压力也不小,因此,不能一味断定出国留学就是另一条捷径,外国教育虽好,还是要看学生自身情况。
留学应该如何选择?是否是更好的出路?
首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家长一定要认真筛选有效信息。
关于孩子是否适合出国?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往往从小比较独立、有主见、有明确目标的孩子更适合出国留学。但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关于留学国家选择?
结合国际趋势,国家战略以及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信息有效识别信息。在选择留学国家时,结合时政,选择对华友好,开放的国家。
关于院校和专业选择?
在选择院校时,看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和中国留学网(www.cscse.edu.cn)定期公布的正规海外院校的名单中,有没有你选择的海外院校。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并理性地对待,综合考虑,选择国外就业率高,回国同样人才缺口的专业。http://mepzx.com/zd/lx
中美贸易战对申请美国签证有影响吗?
中美贸易战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存在战争后,对两国之间的来往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也会增加申请美国签证的难度,不过由于美国签证一直以来都不好申请,所以中美贸易战对申请美国签证并没有太大的影响。http://mepzx.com/zd/ym
出国留学要花很多钱吗?!!
如果你真的想到国外留学的话,
可以考虑去澳洲那边的国家.那边的教学质量也还好的.
在那边学费和生活费应该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你也可以申请全额的奖学金,不过,这就需要成绩非常棒的了,要好好读书才行.
另外,也可以去意大利等国家,那也有一些不错的学校.
而且在那边读大学是不用学费的.
至于生活费,你就可以在业余的时间打小工什么的,贴补生活费用.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
归国留学生可入学高职
在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提出建议,因疫情回国终止学业的留学生,可以通过高职高专扩招计划,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他的建议主要是:未完成学业的归国留学生,如果愿意去高职高专学习,不用考试,直接入学;如果要读本科学校,可以通过本科插班生考试解决继续学习的问题;转学(从国外转到国内学习)时,学分互认。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国际生源国。根据教育部数据,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6.21万人。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5.37万人,同比增长8.83%。“今年疫情发生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希望孩子回国完成学业;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美关系紧张,也存在大量留学生未完成学业被迫回国的可能。”针对这种情况,倪闽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教育部重新制定一个政策来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
出国留学要花多少钱?
留学越来越普遍,选择出国留学,很多家长最关心的便是花费问题。签证费、申请费、学费、生活费……你是否也好奇漂洋过海的费用?其实,不同的国家开销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还在为留学账单纠结,可以跟随广州天道留学老师来看看你适合哪个国家~
1、美国费用
美国因为高中、本科、硕士的学制以及研究花费不同,所需学费也有较大的差异。
广州天道留学老师介绍到,美国大城市生活费相对较高,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及美国东北部城市,而南方、中西部和其他地区的生活费用会低很多。
大学的学费是以一个学年计算,约从每年9月到来年5月,共9个月;有些大学还提供暑期课程(6月-8月)。
一般情况下,公立大学的收费是低于私立大学的。(下图主要针对本科院校)
在美国留学的主要花费是学费、杂费、生活费这三项。这些费用差别很大,但对整体费用还是可以控制的。学费是为听课所缴的费用,杂费包括住宿,书本费,保险等费用。
*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生活费用可能会受部分影响
2、英国费用
英国留学一年的费用在30万人民币左右,还要看你就读的学校和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来看,一般越大的城市消费会越高,越好的学校学费越贵,商科学费可能要高于其他专业。
学费方面,硕士:2w-3w 英镑/年,文科:1w-1.5w英镑/年,医科:1w-2w英镑/年。
英国大学为一年级外国留学生提供校内学生公寓。在留学生公寓中,常常是3至7位学生合住一套住房,每人单独占据其中一个房间,共用一间厨房或卫生间(也有独立卫生间的,比共用的价格要高)。
这种学院宿舍每周的费用约为120至200英镑。第二年之后,留学生常选择寄宿家庭或自己在外租房,如果能与几个同学合租的话,价格比校内住宿划算得多。
英国一般每日三餐的开销大约一个月150英镑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如果留学生吃的水平更高一些,一个月大约300英镑左右也足够了。
在英国留学一年的生活费大约在5000-6500英镑,伦敦地区生活费在8000英镑左右。在英国留学一年总的来说,需要的费用一共是30000镑左右。
3、加拿大费用
加拿大加拿大与美国相比,很多大学可称得上“物美价廉”。
广州天道留学老师提醒大家一般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大学要比东海岸以及中西部省份的大学贵。以中等城市消费水平看,在加拿大留学读本科,约为一年12000-30000加元不等,大专的学费一般比本地的大学每年低2-3千加元。
加拿大研究生课程主要分为研究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由于每所学校的收费标准不同,平均来看,研究型硕士一年的学费在1万加币左右;专业型硕士2-3万加币。
中学来说,公立中学开支一般稍低于私立学校,按多伦多教育局的现行标准,学费和健康保险费一年为12000加元,食宿费每月约850加元,监护费每年1000加元,另外加上文具和交通,每年大约在23000加元左右。
比较好的私立高中一年的学费最多就15000左右加币,食宿费和公立高中差不多,监护费只有300加币。但是私立贵族高中的费用是比较高的,一年的学习和食宿费用需要30多万元人民币。
在加拿大求学期间,住宿方式一般有三种:寄宿家庭、学生宿舍或校外租房,住宿费大约每年4500-8000加币(8个月)。
加拿大交通系统的服务是相对昂贵的,但是加拿大大部分学校会与当地的交通系统合作,学生缴纳一笔费用之后将会免费乘坐当地的公交和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费用大约为200加(8个月)。
4、日本费用
日本语言学校的学费根据地域的差别有所不同,就日本全国来看在人民币3万~3万8上下。去日本读语言学校加上生活费用,总体需要6-8万人民币就足够了!
语言学校学费:选考料为2万—3万日元,入学金5万—8万日元,学费在65万日元左右。东京地区生活费为15.2万日元,其中包括住宿费用,学生宿舍2-5万日元,一般住房3.5-6万日元。
广州天道留学老师介绍到,日本读研费用相对于欧美国家算是比较低廉的,留学的整体费用能节省近四分之三。
而且大部分留学生都能够申请到学费减免及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加上打工收入,留学性价比也是极高的!在日本留学出去打工,每小时可赚1000元日元,可能再低些,有的供应吃饭,每月还能积余几万日元。
5、澳大利亚费用
澳大利亚通常来说,申请澳洲八大名校本科的话,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是25万元人民币;申请普通大学的话,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是20万元人民币。
根据学校和专业不同,澳洲的硕士课程每年学费约20000-40000澳币,约10万-20万元人民币。
澳洲使馆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澳洲留学一年生活费是20000澳币,约合10万元人民币,悉尼地区生活费水平最高,墨尔本与昆士兰地区和堪培拉以及南澳和西澳生活费水平都要低一些。澳洲留学生平均生活费一个月1500澳币。
为了赚取生活费和积累社会经验,打工几乎是每个留澳学生的必修课。
16岁以上、已经入读主课的同学,每两周允许打工40个小时,从2016年7月1日开始,澳大利亚法定最低时薪上调至17.70澳元,法定最低时薪稳坐全球第一!利用寒暑假多打工,基本可以挣出生活费。不过,如果用满40小时限额,打工生活将占满课业任务之外的几乎所有休息和娱乐时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呀!
6、其他一些热门留学国家
法国私立大学学费7-15万人民币/年,生活费6-8万人民币/年;公立大学学费全免,生活费6-8万人民币/年。
意大利私立大学学费10-17万人民币/年,生活费6-8万人民币/年;公立大学学费全免,生活费6-8万人民币/年。
西班牙本科学费1.2-4万人民币/年,生活费4-6万人民币/年;西班牙研究生学费1.5-4.5万人民币/年,生活费4-6万人民币/年。
新西兰本科学费8-13万人民币/年,生活费5-7万人民币/年;研究生学费9-15万人民币/年,生活费5-7万人民币/年。
当然还有众多亚洲国家,留学费用不高,非常适合国内的工薪家庭。距离中国也不算太远,从教育到就业,新加坡、韩国、日本留学都无懈可击。
广州天道留学老师说了这么多,在留学花费这一块,仁者见仁。多和少,取决于留学生的家庭和留学生本人对钱的认知以及他的消费观。
家长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毕竟孩子出门在外,不能亲自照顾,只能寄托于给孩子足够的经济支持,让他们自己过得舒适一些;而留学生也应该心疼和理解父母,父母已经为自己做了很多,在经济方面,如果不能做到能省则省,也要尽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销。当然,通过合理安排课业,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努力赚点零花钱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最后,广州天道留学老师希望每一位留学生家长都能对孩子留学的花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也希望每一位留学生在外留学,能够体恤父母的辛苦,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学有所成!
A50指数突然直线拉升,人民币暴涨,这对我们会有影响吗?
普通人基本没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出国旅游的性价比提高,同样的人民币,可以换来更多的美元或其他外币,相当于同样的美元,需要更少的人民币了。这直接是对出国游行和留学来说是一大利好!居民可以趁机兑换美元以备孩子出国留学费用。而且有出国旅游计划的也可以趁现在性价比高的时候出国旅游及购物。
当然对当下的中美贸易谈判来讲,对美国相当有利,因为这有利于削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相对外币的升值,如对美元的升值。其主体现人民币对境外购物能力的增加,同时也表示用人民币标价的国内产品成本的增加。由于美元是世界主要货币,因此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影响比较明显。增加出口产品成本,意味着削弱产品在入口国市场的竞争力。但对普通人而言,人民币境外购单力的增加,意味境外旅游、留学等更便宜。人民币的升值,抑制的是中国的出口,刺激的只是中国人在国外的消费市场,对国内往往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汇率反映的一国在与另一国或者全球的相对优势,汇率并不影响国内市场。影响的是国际贸易。影响进出口,会对出口企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低端的制造业,因为成本拉高了,那么会影响到相关的家庭。影响国家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缩水。以外汇储备为对价发行并在流通中的人民币就失去了对价物,这样一来就产生了通货膨胀,通胀会拉高资产的价格,导致资本外逃,资本用利差获得利润空间,对我国的经济又是一轮釜底抽薪,而对相关产业的企业员工也是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人民币暴涨,这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综上,从个人角度讲,人民币暴涨短期对普通人的影响不大。
中国留学生人数有多少?
据报道,教育部27日公布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与2017年度相比,增长8.83%。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
2018年度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37万人,增长8.83%;留学回国人数增加3.85万人,增长了8.00%。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国,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留学生现状及未来留学趋势,也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及教育发展之路上的重要一环。美国以36万留学生,位居榜首。但是由于最近中美贸易战,美过缩紧学生签证发放,加拿大正逐渐成为新的留学首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