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问答 > 导师介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导介绍:李飚

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3-03-04 09:55:02

26/27年【考研初试、复试、报考、调剂】专业咨询 >>

复习时间紧、基础薄弱、状态差、学不会、自制力差、心态易崩?线上线下多维答疑,及时解决备考难题!

立即咨询


姓名:李飚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学院:建筑学院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生成设计(Architectural Generative Design)、 建筑数控制造、建筑物理计算(Architectural Physical Computing)
全国建筑数字技术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教研组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数字技术建筑运算与应用实验室主任。
1997年至今任教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课程,2004.9.至2005.10.攻读瑞士联邦理工大学(ETHZ)高级硕士学位,获高级硕士(MAS)学位。2008.2.获博士学位,2009年博士论文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系统从事数字技术前瞻性应用的教学与研究。目前,每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从事四个月的数字技术教学、及相关博士后科研工作。已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国外高等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二十余篇相关论文,2007年参编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本科生教材《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曾参与国家自然(或社会)科学基金3项,目前主持校级预研基金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现担任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及数字技术学科交叉课程,研究生必修课程建筑设计与数字技术教学,指导建筑系本科五年级毕业设计课程。多次荣获东南大学教学奖,指导学生作业多次获省级或国家级奖。
专著、论文
专著/译著/编著
主编:赵辰,李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三年级设计教学研究:专题·阶段·整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李飚:参编. 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M]. 李建成、卫兆骥、王诂主编. ISBN 978-7-112-09116-4.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论文
[1] 李飚:智能建筑主要内部空间设计浅析,新建筑,03/2000,ISSN 1000-3959,CN 42-1155/TU,P42-44.
[2] 赵辰、韩冬青,吉国华、李飚:以建构启动的设计教学,建筑学报,5/2001,P.33
[3] 韩冬青、赵辰、李飚、童滋雨:阶段性.专题性.整体性­——东南大学建筑系三年级建筑设计教学实验,新建筑,4/2003,P61.
[4] 李荣、李飚:传统民居的建造启示,南方建筑,总第92期,4/2003.,P74-75
[5] 李荣、李飚:以建构启动的建筑设计教学的实验与思考,华中建筑,第22卷,12/2004,P115-117.
[6] 李飚:数字链生成艺术的CAAD教学——以X-Cube为例介绍ETH-CAAD课程教学实验,南方建筑,总第113期,ISSN 1000-0232,CN44-1263,9/2006,P103-105
[7] 李飚:生成建筑设计合作教学实践初探,南方建筑,总第116期,ISSN 1000-0232,CN44-1263,12/2006,P122-125.
[8] 李飚:建筑设计生成艺术的应用实验,新建筑,03/2007,ISSN 1000-3959,CN 42-1155/TU,P22-24.
[9] 李飚,钱敬平:建筑设计生成方法教学研究——ceilingMargin生成工具工程实践,新建筑,03/2008,ISSN 1000-3959,CN 42-1155/TU,P17-23.
[10] 李飚 ,李荣:建筑生成设计方法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 on Generative Architectural Design 建筑学报,3/2009,
[11] 李飚,钱敬平: "keySection"建筑生成方法研究,Research on Simple Generative Algorithms for Generating keySection 新建筑,02/2009,ISSN 1000-3959,CN 42-1155/TU.
[12] 李飚,钱敬平:"细胞自动机"建筑设计生成方法研究——以"Cube1001"生成工具为例,新建筑,Search on Architectural Generative Design Methods on Model of CAS: Taking Cube1001 as an Example 03/2009,ISSN 1000-3959,CN 42-1155/TU.
[13] 李飚,华好:建筑数控生成技术ANGLE_X教学研究,建筑学报,Search Architectural Generative and CNC-milling Techniques in Teaching of ANGLE_X 10/2010
[14] 李飚:专题训练与综合,2003年建筑教育国际论坛,中国南京,12/2003,东南大学出版社,ISBN 7-81089-859-0,P203-206.
[15] Li Biao,Odilo Schoch:Computer Aided Housing Generation with Customized Generic Software Tools,第五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中国香港,11/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7-112-07847-4,P723-728.
[16] Li Biao: A Generic House Design System based on Multi-Agents,CAADRIA2007,Digit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Nanjing China,ISBN 978-7-5641-0925-7,P183-190.
[17] Li Biao,Li Rong and etc.: A Generative Tool based on Multi-Agent System,CAADRIA2008,Beyond Computer-Aided Design,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Chiang Mai Thailand,ISBN 978-974-672-290-2,P335-342.
[18] Li Biao,Li Rong: Teaching of Generative Design and Its Profound Influence,eCAADe 26,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Europe,Architecture ‘in Computro’,Integra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Antwerpen,Belgium,ISBN 978-0-9541183-7-2,P77-84.
[19] Li Biao,Li Rong and etc.: Optimal Organiza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CAADRIA2009,Between Man and Machine,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Taiwan,ISBN 978986018080-0,P653-661.
主持/参与研究实践项目
[1] 参与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方法(代号50238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第六;
[2] 参与完成实物期权条件下的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研究(代号:08BJY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三;
[3] 在研基于普及运算互动媒体的可调试性建筑研究(代号:50908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
[4] 主持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建筑功能与形态计算机生成方法(代码:KJ2009344),校级自然科学预研基金
[5] 主持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空间程序生成及数控制造(代号:5107807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主持瑞士联邦理工大学《Searching Urban Plann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ity District based on CAAD Generative Approach 》(基于CAAD生成手段的中国传统城市区域规划研究)博士后研究项目。
荣誉、获奖
[1] 东南大学优秀教学工作奖,2002
[2] 晶艺杯大学建筑设计优秀学生作业奖指导,2003
[3] 江苏省学生优秀毕业设计奖指导,2007
[4] 200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大尺度城市空间设计数字化方法研究》
[5] 2009年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6] 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当前承担课程
[1] 本科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2006年至今;
[2] 本科五年级,毕业设计课程,2007年至今;
[3] 硕士研究生课程,建筑学与数字技术,2006年至今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牛求艺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

温馨提示:
本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导介绍:李飚】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