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李海平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工作单位: | 所在院系: | 外国语学院 | 职称: | 行政职务: |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 翻译学、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 | 是否兼职: | 指导博士生总数: | | 指导硕士生总数: | 目前博士生数: | | 目前硕士生数: | |
|
个人简介 |
著作及论文 | | 学术专著: 《论意义的语境基础: 语用分析语境与诠释语境在意义追问中的整合》,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学术论文: 1.浅谈英语中的双写问题,《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一作者 2.成人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者论坛》(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独立完成 3.英语成对词的汉译问题,《中华学术研究》(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一作者 4.浅析成年人外语学习、交际中的文化移情,《现代教育与教学研究》,1999年,独立完成 5.中国传统式外语教学法及其可行性,《教育学者论坛》1999年,独立完成 6.An Approach to Language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现代情报》,1999年,独立完成 7.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差异,《面向21 实践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12月,独立完成 8.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研究-----问题与思考,《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独立完成 9.浅谈非言语交际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作者 10.跨文化文本理解中移情的限度:哲学诠释学给我们的启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专集),2003年,第二作者 11.存在之思与语言----试分析海德格尔后期哲学中的语言视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3年第一期,独立完成 12.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诠释学视域,《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六期,第二作者 13.意义与生存境域:海德格尔生存论语境对意义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五期,第一作者 14.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解释学模式,《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6年第二期,独立完成 15.语言哲学中意义的语境问题,《北华大学学报》(中国核心期刊),2006年第四期,独立完成 16. 语境在意义追问中的本体论性:当代语言哲学发展对意义的合理诉求,《东北师大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五期,独立完成.(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国哲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17. 意义追问中的语境思维方式:当代语言哲学的方法论走向,《长白学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五期,独立完成 18. 意义研究的哲学渊源及当代走向,《学术交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十期,独立完成 教材编写: 1.《英语阅读教程第三册》(英语专业本科精品课教材)(42万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主编 2.《英语阅读教程第三册》(英语专业本科精品课教材)(42万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主编 |
|
|
承担项目 |
| 1.名称:跨文化文本理解的哲学解释学视阈;编号:2003074;来源: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间: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项目主持人(已结项) 2.名称:论意义的语境基础: 语用分析语境与诠释语境在意义实践中的整合;编号:2006BS21;来源: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时间: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项目主持人 |
|
研究生报考咨询1V1指导(点击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牛求艺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