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参考
教育培训行业知识型媒体
发布时间: 2023-01-07 20:59:18
马更新 副教授
►教育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96年)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0年)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2003—2005年)
►研究领域
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社会兼职
汉鼎联合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韩国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
►荣誉奖励
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首届优秀青年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优秀教师
2011年民商经济法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代表成果
论文:
1、试论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评合同法第43条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载《电子知识产权》2002年第10期;
2、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考察及相关建议,载《岳麓法学评论》2002年5月第3卷;
3、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非法交易的检讨,载《法学杂志》2002年第5期;
4、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思考,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
5、公司中律师兼任董事双重身份的弊端及立法对策,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公司中律师兼任董事的风险,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7、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思考,原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6期,被《中国商法学精粹》2004年1月转载;
8、独立董事监督的有效性与实证分析,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股东投票、投票权征集与因特网,载《法治与和谐社会建设——首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06)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对我校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年12月;
11、股东投票、投票权征集与因特网——扩大股东参与投票的可能性与降低信息成本的一种方式及路径,载《国际视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12、董事会构成与独立董事的有效性——‘管理主导’说及反证,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9月;
13、公司反收购中的董事受信义务初探,载韩国核心期刊《经营法律》第20辑4号,2010年7月;
14、我国证券公司与投资者法律关系研究,载《商法研究》2010年卷(2010年8月);
15、垄断勿令民企陪太子读书——页岩气招标开放:民企进入后也可能因缺乏配套设施举步维艰,载《中国企业报》2011年2月15日,第4413期,第06版:评论;
16、刚柔并济治关联,载《董事会》2011年第4期;
17、百亿股权偷无罪之困,载《董事会》2011年第5期;
18、新三板扩容存疑,载《董事会》2011年第7期;
19、独立董事的效用与激励,载韩国汉阳大学校法学研究所《法学论丛》第28辑第2号(2011年6月);
20、陈晓遭诉:董事离任义务之困,载《董事会》2011年第9期;
21、我国转融通业务的模式选择与各方法律关系分析,载《证券法苑》2011年第五卷;
22、中国保荐代表人制度的困境与完善路径,载韩国的《中国法研究》2011年第六辑。
著作:
1、独著:《独立董事制度研究》(27万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独著:《证券欺诈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28万字),九州出版社,2012年1月版。
►代表项目
1、证券公司与投资者法律关系研究,项目来源: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项目(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
2、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研究,项目来源: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
3、证券持有人权利保护研究——以证券交易的后台为视角,项目来源: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
4、公司法案例研习课研究,项目来源: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
免责声明
本文章来源为院校研究生官网,如对稿件内容有疑问,请与院校招生办联系。牛求艺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来函136311265@qq.com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