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问答

看了这些考研人的起床时间你还睡得着吗

26/27年【考研初试、复试、报考、调剂】专业咨询 >>

复习时间紧、基础薄弱、状态差、学不会、自制力差、心态易崩?线上线下多维答疑,及时解决备考难题!

立即咨询

要了命了,考研人们一天都在“卷生卷死”。不少24的同学都开始在起床时间上“争分夺秒”开启4点起床的“极限考研”!所以25考研的你要想一战上岸到底要起多早才有把握?在某个近5w人参与的起床时间调查中。。。整体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起得较早,个别甚至4、5点多就已经起床学习!不过牛求艺考研辅导真的不建议太“卷”,毕竟起得太早,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学习状态和效率都无法得到保障,很容易“只是感动了自己”。

看了这些考研人的起床时间你还睡得着吗

但是10点后起床也未免缺少“忧患意识”,一天少学2小时,一个月就是60个小时!真的会“血亏”!

所以,你是多久起床的呢?

为了让24冲刺期和25备考初期的同学们能够解决起床困惑,科学备考。海盐姐将从考研是否需要早起、几点起床合适以及“无痛”早起技巧这3点,给大家好好说说早起这回事!

一、考研真的需要早起吗?

可以不,但建议早起!熟话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不仅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学习,还能够减少和他人对比带来的焦虑。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早起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且有助于与我们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考研几点起床合适?

建议7点左右起床,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试,同时也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例如我们海文考研的寒假特训营,实行严格的作息制度,作息时间分别为早上7点和晚上10点,既考虑到了同学们的休息时长,学习时长和进度也能有所保证。毕竟多久起床只是可能影响成功的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还有院校专业的选择、学习计划、学习效率、学习技巧与方法等等。

当然,如果同学们习惯于早起或者晚上熬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作息方式来安排起床时间。但是需要注意以下2点:

·睡眠时长不要低于6小时,且最好为一个睡眠周期(90-120分钟)的倍数。

·可以偶尔熬夜,但是每周熬夜的次数不要超过2次,而且每次熬夜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三、起不来怎么办?

1、加入或组建早起打卡群

如果内生动力不足,不妨通过外部监督的方式来实现早起。可以组建或加入各类早起打卡群,例如“早起打卡群”、“早起打卡背单词群”、“不早起就罚款群”等。当然也可以在家庭群早起打卡,让亲人来监督你。

2、借助闹钟

将正常的闹钟放在必须起床才能够着的地方是较为“朴素”的方式之一。有些闹钟app,为了让大家能够快速清醒,还会有“回答正确问题停止响铃”“走XX步停止响铃”等“强制唤醒服务”。更有些奇葩闹钟,唤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找到乱飞出去的零部件还回去”“击中目标点”等,等闹钟停响,基本也就彻底不想睡了~

3、听听音乐

美好的清晨用音乐唤醒不失为一种享受,如果轻音乐不管用,不妨试试摇滚乐或重金属音乐,毕竟“吵得睡不着”也有助于起床~

4、寻找早起动力

早上7点到7点半吃喜欢的早餐是一种动力,早上7点到8点背一个小时单词也是一种动力。前一天不妨给自己第二天早上订上一个小目标,用目标推动起床。

5、渐进式调整起床时间

如果习惯8点起床,却突然将起床时间调到7点,最初的1-2天可以靠意志力坚持,但到第3天就很痛苦。

这时不妨渐进式调整自己的起床时间。从8点跳到7点很难,但跳到7:45,就很容易。每往前调15分钟就适应一段时间,等身体习惯后再往前调。通过这种渐进式的调整,可以有效减少早起计划实施过程的痛苦感。

6、进行唤醒运动

早上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紧张感、迅速进入精神饱满的状态。

如果闹钟响后实在睁不开眼,不妨在床上做做拉伸、练练瑜伽,身体激活了,大脑才能更好“开机”。

总之,想要赢得考研,只有早起可不够!因为考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的备考时长最多1790个小时,各科学习内容量化提炼之后共计约有5700多个知识模块。如何有效筛选出这5700多个知识模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5700多个知识点掌握到位至关重要?

学习计划、学习资料、学习课程、解题训练、进度监控与薄弱点锁定、学习路径最优调配、专业课筹备与深度学习、答疑指导、高难点加强指导与突破九大学习变量缺一不可!

更多信息欢迎咨询牛求艺的老师。

温馨提示:
本文【看了这些考研人的起床时间你还睡得着吗】由作者考研小毛虫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