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考试问答

考研数学:教材复习的六个技巧

26/27年【考研初试、复试、报考、调剂】专业咨询 >>

复习时间紧、基础薄弱、状态差、学不会、自制力差、心态易崩?线上线下多维答疑,及时解决备考难题!

立即咨询

考研数学是许多考研学子的一块拦路石,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考研数学的教材复习的六个技巧,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1 找关键词

高数、线代和概率中有很多概念、性质和定理。其中有一些很长,考生难以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时考生可以试着找找相应的关键词。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关键词,长长的知识点的核心信息就浓缩在这几个关键词中。

以二次型为例,定义比较长,且字母较多。如果我们用“二次齐次多项式”作为关键词,那掌握起来就方便多了。

考研数学

2 用自己的话概括

有些内容的关键词不好找,这时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

高数极值和拐点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极值即局部的最值;拐点即凹凸性的分界点。

线性代数向量部分的几个定理可以概括为:整体无关推部分无关;向量组无关推延伸组无关;一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不能由个数比它少的向量组线性表出。

3 梳理知识结构

梳理知识结构有助于考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把书变薄。

以高数第一章为例,第一章内容为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包括定义、运算、性质和分类;极限包括定义、性质和计算;连续包括连续、间断点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每一部分内容还可以展开。

4 做题而非看题

有考生学习考研数学的时候习惯于看题(题目和解析),可能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多看看题,把基础打牢后再动手做题;也可能是懒,觉得做题费劲,而看题则相对简单些。

不能说看题完全没有收获,见多识广后对思路总会有些启发。但和做题相比,看题的效果要小很多。

从主动性上看,看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自己的思路被写解析的人的思路牵引;而做题则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

从经验上看,相信考生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道题不会做,看解析会了,合上书,自己做的时候还是感觉磕磕绊绊。

效果差意味着没有把握到这道题的关键,没有掌握好解法,也就谈不上把书变薄了。

5 对照考纲做题

教材的内容要用考纲筛选,习题也有必要用考纲筛选,从而使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也顺带把任务变少,把书变薄了。

6 舍得的智慧

有的考生总是抱着“全面复习”的理念,坚持把每个考点、每道课后习题都搞定。

精神可嘉,但并不可行:有一些考点偏理论,且相对独立(如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想在基础阶段理解得很透彻有一定难度,与其花大量时间与其较劲。倒不如把精力用在其它重要考点上,把这部分内容往后放,甚至到强化阶段再看也不迟;有一些偏概念、偏证明的题,思考再三也搞不定,不妨先标出来,暂且搁置,把主要精力用在偏计算的题目上,等有时间之后再杀个回马枪!

考研过程中,面面俱到容易陷入到细节而不能自拔,舍掉细枝末节方能得到关键环节。

考研数学有技巧的利用教材,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效果事半功倍,打好基础,才能飞得更高,所以考研学子一定要好好加油啊!

温馨提示:
本文【考研数学:教材复习的六个技巧】由作者考研鸭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