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教育综合

如何答历史特点类主观题

精选回答

主观题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经过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评价。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融合。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中国部分历史阶段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

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

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

明清。明清(1368~184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

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

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上

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温馨提示:
本答案【如何答历史特点类主观题】由作者张张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