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杂谈
百科知识大全,人生百味杂谈。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07:12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毛泽东思想概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6、法律知识。7、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8、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9、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和最新的时政知识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综合知识就是公共基础知识,要根据具体的考试而看,例如福建与四川的综合知识考试内容既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又包括职业能力测试。
事业单位考的公基全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考试,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语文基础与公文写作等诸多方面。
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要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是决定复习与否的关键。常识部分内容非常多,涉及的学科大类包括科技、人文、历史、地理等,如果细分起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在备考时,考生往往花了很大的力气,却没有考到一题,很容易感觉得不偿失,非常失望。因此,要想攻克常识知识,复习时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
1.降低得分期望值
如果想在考试中得满分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学会放弃,要学会把某些地方放弃的内容在另一地方补回来。考试算的是总分,而不是某一模块的得分值。
2.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对于其他模块,常识部分的复习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提高。常识部分知识点涵盖范围极其广泛,而且考试内容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判断,如果对知识点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头脑中没有概念,做题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所以,对于常识部分,短时间内采取突击性的复习方式,是不太可取的。
3.轻松应对复习
常识部分考点具有涵盖面广泛、分散等特点,所以对常识部分的复习,无需专门安排时间。应在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在复习疲劳时,轻松地翻看一下常识部分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掌握常识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缓解复习时的紧张心态。
在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考试科目很多,建议考生提前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计划内容应该包含公共基础知识中的各个学科门类。在各个具体学科复习过程中,首先是分析历年真题,其次是从头到尾梳理理论框架,再次是在历年真题和框架的基础上找出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复习,最后是习题训练。习题训练建议先按照每个模块进行专项练习,临考前一周再做模拟卷,体验真实的考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