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知识
通古知今,博采众长。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07:10
推荐答案:作业标准化,就是在对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作业标准化是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对安全的保障作用
(1)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机、料、法、环是生产作业中的主要控制对象,而人是所有控制对象的核心,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根源。实行标准化作业后,程序化的作业和复杂的管理就会融为一体,人在作业当中的行为就会得到有效的规范、约束和控制,就能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防止“三违”现象的出现
标准化作业对各项生产作业的安全要求是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要在作业中严格按照动作要领和操作程序进行作业。这样整个作业的操作程序和动作标准就成为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整体。由于采用了标准化作业后,人的行为被限制在动作标准中,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控制违章作业,尤其是习惯性违章作业。
(3)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实行标准化作业后,企业有了安全的生产环境,保证了生产通道的畅通,物流的有序,安全设备的齐全,照明的充足,防护用品的齐全,这都能有效地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班组标准化作业的重点是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和危险源,根据标准化作业的重点制定出的实操性较强的标准化作业方法和检修要领,能够使物的不安全状态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