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教育综合
精选回答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组织,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大学从产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初,主要是从德国、英国等国家最早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大学源起于西方,现代西方大学又是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英国大学、德国大学再到美国大学这样逐渐演化过来的。无论哪一个时代的大学都是以前大学的创造性继承而不是否定。

大学的管理:

1、制度政治化

中国大学是学术单位和政府部门的结合体,大学政治化还表现为对高校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办学上,20 世纪50 年代按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办了很多专业性的院校。

2、管理企业化

依照市场经济的逻辑来管理大学,中国大学的管理因此越来越企业化,其特点是将培养的学生界定为"产品",一切行为按"投入产出"的概念来进行,搞批量生产,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整齐划一,一切按"标准"进行考核。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提高利润把本应由企业完成的职业培训转嫁给了大学,大学由于实行了市场化再加上按企业模式管理教育,大学已变成了职业训练所,大学跟着企业转,设置相关的专业,培养相应的学生,目的就是使学生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单位,这样就可提高就业率。

3、教学机械化

以市场化、企业化为逻辑的大学教学也变得机械化,其特点是将"教学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管理、考核标准的制定等无不体现出这种"刚性"的特点,形成一种教师是装配线上的"装配工",学生是装配线上的"零配件",管理人员是装配线上的"工头"的状况。

4、专业市场化

大学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越来越按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设置,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剥掉了文化品味的赤裸裸的利润追逐。对这个问题纽曼早就有过反驳,他指出:"有些人主张,教育应限于某个特定的狭窄的目标,应规定明确的任务,可以估量,也可以测定。付出多少代价就应以实物的形式得到多少回报。使教育及训练'实用'。'实用性'便成了他们的口号。他们沿着这样的逻辑自然会问:为大学而花钱,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温馨提示:
本答案【25岁还能上大学吗】由作者煲一锅知识的粥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