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精选问答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什么意思

精选回答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类修行的目的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重要教育思想

一、教学内容

董仲舒重视教学,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德性,教学的主体便是道德教育。同时“独尊儒术”的思想也使得他的教学内容充满儒学色彩。

1. 德教是立政之本

董仲舒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

2. “三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核心

所谓教化,就是要实行普遍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董仲舒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与“五常”结合的纲常体系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1)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他要求以“仁者爱人”的情怀去爱护、关心他人, 宽以容众,同时要以义来约束自己,“自攻其恶”,经常自我检查反省,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2)强勉行道他提出奋勉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

(3)必仁且智他主张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仁者爱人”不是一种盲目或无原则的爱,而是要靠“智”即道德认知来调节。

(4)重义轻利董仲舒主张对道义的追求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获得高度的和谐和最终的满足。

二、教学方法

1.强勉学问

董仲舒认为教学贵在强勉努力,刻苦钻研,才能达到“博”与“明”的境地。不论是治学还是修德,都需要发挥“强勉”精神,才能成功。

2.节博合宜

董仲舒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学习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太节则知暗,太博则业厌”。太节会使知识暗昧,太博又会使人厌倦,应该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3.专一虚静

他认为学习必须专一,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只有心志专一,才能保持高度的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头脑冷静,排除杂念,虚心以求。

温馨提示:
本答案【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什么意思】由作者煲一锅知识的粥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