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精选问答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精选回答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于乐业四字是人类生活不二法门”,《敬业与乐业》全文主旨鲜明。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文章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排列,在“本论”中,又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一一道来,特别是有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更显条理分明。象“先要说说”“第一”“第二”就分别领起“有业”“敬业”“乐业”。在论述“乐业”时,作者在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后,理由也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条陈述,有条有理,思路清晰。

语言通俗

作者在引用古籍名言时常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就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对“主一无适便是敬”也做了通俗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有时如话家常,如讲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又如:“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温馨提示:
本答案【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由作者阅知识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