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知识
关注我,跟我一起涨涨知识呗!
发布时间: 2024-03-14 10:05:07
推荐答案:1、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建设不足
班级文化的内涵属于班级的一种群体意识,维护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一个班级中,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应由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制订并自觉遵守。而实际上,在很多班级中,这一事务则由班主任和他指定的少数班干部完成,这就使得其他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此外,一些班主任将班级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班级口号的提出和班级板报的布置,没有突出班级内涵和形象的塑造,忽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难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有些班主任则只注重班级成绩,忽视班级文化内涵建设,也难以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友爱、人人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
(二)忽视学生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也是其成长不可或缺的终身财富。要保证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就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保证。同时,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进一步落实班级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只把学生看作接受教育的对象,忽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导致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班级活动效果不佳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成员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符合育人目标的班级活动,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班级文化建设得以进一步深化和落实。而在实际管理中,班级活动效果不佳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主题班会的召开,主题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高效形式。“然而,实际的主题班会中,部分班主任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存在‘假、大、空’的现象,导致主题班会收效甚微。”另外,主题班会还存在活动方案陈旧、活动时间不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