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故事
良心做教育,一起关心孩子未来,讲述教育里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4-07-11 06:08:16
(陆流著作《气道》)中国古人对物质层次的划分有细有粗,粗的划分是两类,即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
气属“道”不属“器”,而精神按古人的说法是“神无方而易无体”,也是属于“道”的范畴。因此气和神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器”来说,是属于同一层次的东西。而且古人认为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生有”,“有还无”。我认为气功是一门独立的学问,而真正有价值的理论都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气功的具体实践,“气”就仅仅是一个慨念,不容易说服人。至于说“气”的古写,是上面一个“无”,下面加四点。这个写法常见于道家书籍,可代表先天气及人的元气等。下面引用陆流先生《气道》一书里的两段话:“气”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业已继承数千载之智论道说,其涉及面,几乎渗透或影响了人类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这样一种学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学界翻译出版了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先生的专著:《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一书,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其反响并非日本学者对中华“气”学有多少研究,掌握了多少中华“气”学的文献知识,而是中国人的“气”学为什要用日本人来探述,并反过来启发中国人!难道“堂堂中国竟无人”么?为什么总要外国人来“识宝”,中国人才能引起相应的重视呢?这可是发人深省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