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知识乐生活
小常识带你一起快乐生活
发布时间: 2024-05-14 03:36:18
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对于采用了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院校,计算考生排名时采取的一种方式。
平行志愿是一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它允许考生填报多个院校,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具体来说,考生填报的A、B、C、D、E、F等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由高到低进行投档。
即排名较前的考生优先投档,然后再投排名更后的考生。
在计算考生排名时,对于采用了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院校,考生的排名不仅考虑其高考成绩,还会考虑其填报的院校顺序。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考生填报了A、B、C三个平行志愿的院校,其排名可能如下:
1. 如果该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在A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且符合该院校的专业录取条件,那么该考生就有可能被A院校录取。
2. 如果该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不在A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但是排名在B或C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且符合该院校的专业录取条件,那么该考生就有可能被B或C院校录取。
3. 如果该考生的高考成绩排名既不在A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也不在B或C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但是这三个院校都没有录满,并且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并符合专业要求,那么该考生还有可能被这三个院校中的其中一个录取。
在上述情况下,如果考生的排名不在某一所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内,但是该院校未录满的情况,就会存在所谓的"平行分人数"。
这个人数指的是和该考生分数相同的考生人数,这些人也会有机会被录取到这所院校。
需要注意的是,"平行分人数"只适用于采用了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院校,对于采用了专业清或分数清等其他录取规则的院校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