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求艺 教育综合

中国古代是怎样给星星命名的

精选回答

先把天上的一些恒星划分成星官,每个星官星数不定,多的例如奎宿有二十八颗星,羽林军有四十五颗星,少的只有一颗星,比如北落师门。必须注意的是,有些星官不是一颗星,比如积尸气,实际上是一个疏散星团。

然后,给每个星官中的星按顺序编号。注意:这种编号是按照位置顺序,与亮度无关。比如角宿的第一颗星就叫角宿一,羽林军的第二十颗星就叫羽林军二十。只有一颗星的星官,后面不再加编号,比如北落师门既是星官名,又是星名。

另外,有些星官虽然有多颗星,但是其中的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北斗,有七颗星,但平时说“北斗一”、“北斗五”等的时候较少,一般都是说它们本身的名称,如“天枢”、“玉衡”等。

在划分星官时,有些肉眼可见的星被遗漏了。这些星在后人命名时,它们在哪一个星官附近,就划入哪一个星官,叫做“增星”,比如辇道增七、蒭藁增二等。

扩展资料:

星宿观测方法:

古代观测二十八宿出没的方法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在黄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昏见”;

第二是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昏中”;

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将落之时,观测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宿,称为“晨见”或“朝觌”;

第四是在此时观测南中天上的星宿,称为“旦中”。

温馨提示:
本答案【中国古代是怎样给星星命名的】由作者文化知识趣说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培训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5 牛求艺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