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知识
通古知今,博采众长。
发布时间: 2024-05-09 09:34:11
一、审题
作答所有申论题目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审清楚题目,始终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作答原则,否则结局就可能是“南辕北辙”,综合分析题当然也不例外。在审题时,不能盲目,一味地为了审题而审题,而要找准侧重点,在此建议大家,一方面从题干的最后几个字入手,去明确这道题目让我们干什么,而常见的问法是让我们“谈谈理解”或者“谈谈看法、认识”,那么“谈理解”的这一类,答题时我们自然要先把通过阅读材料得出的对题干所说内容的理解放在最前面;同理,“谈看法、认识”的,就要依照材料表明立场。另一方面,务必要仔细把握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争取在阅读材料之前自己先对题目做一个初步的预判,有助于后面更好地理解材料内容。
二、找点
阅读材料寻找答案要点的过程中务必要带有一定目的性,即带着审题时的疑问去给定资料当中寻找答案,注意不要丢掉任何一处与题干内容相关的材料,同时要注意做好符号标记。其实从某种层面上,对于“谈理解”和“谈看法”这些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把第二步理解成是通过阅读资料总体把握出观点的倾向性,并且寻找出所有的能够支撑观点的理由。
三、加工
将第二步从给定资料中寻找出的要点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梳理,比如从含义,原因,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要点顺序调整。
四、书写
根据加工出的逻辑顺序按照总分总的作答逻辑进行答案书写。
下面以2020河北省考县级试卷的第三题为例,给大家进行简单的思路分析: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手艺融到里头去,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一点新的痕迹,这样这门手艺才能历久弥新”,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看到这道题目,大致浏览题干可以发现这道题让我们谈对一句话的理解,那么我们的脑海中就应该构思出一个基本的答题框架,既然是谈对句子的理解,我们首先应该呈现给阅卷者的就是通过阅读给定资料梳理出这句话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把句子中一些比较重要的词解释清楚,比如“制物”、“自己和自己的手艺”、“前人的基础”以及“新的痕迹”,从材料中找到能够用来解释这些关键词意思的内容,并且将它们串联成句子,或者如果材料中有现成的可以用来解释句子含义的内容我们则可以直接摘抄;其次我们应该从材料中找出所有的能够证明句子含义正确性的理由并做好分层分类标记;最后再结合前面的含义和中间的理由进行总结,并遵循题干或者材料的逻辑进行最终答案的书写。